全文字数:5596
电子商务风险的几点思考[摘要] 作为一个新型事物,电子商务虽然给社会带来便利和财富,但是它的发展风险依然是不可避免的,只有解决了风险问题, 电子商务才有长足的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子商务的由来和发展现状以及电子商务蓬勃发展景象下的安全风险,然后对电子商务风险中的信用风险、运行环境风险和法律风险进行分析, 最后展望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关键词] 电子商务,风险,对策 一、前言 1.电子商务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通常是指是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我国电子商务最初是国家以国家通信网络为基础,以国家“金关”工程为代表,外经贸管理服务为重要内容的电子商务工程而逐步发展起来的。随后我国政府又相继实施了“金桥”、“金卡”、“金关”等一系列金子号工程,为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作了铺垫。有了这些基础。近几年来我国电子航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现阶段我国电子商务的状况可分为以下几点: (1)近年来我国计算机拥有量、网络用户、网站数量飞速增长。据有关数据统计2000年我国计算机安装数为2200万台、网络用户为2250万、域名数为212万、网站数为26.5万,但截止到2002年12月份,相同的变量指标为3900万、2083万、5910万、17.9万和37.1万。 (2)电子政务工程在各级政府的应用已经初见成效。许多省份的乡镇政府已经全部上网,各级政府已经普遍形成了在网上发布政府信息的工作模式,建立了面向群众的信息发布及查询系统,设立“市长信箱”、“政府信箱”等,建立起了良好的交流反馈渠道,提高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交流效度,实现了跨部门的网上联合审批。 (3)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持续改善。所谓电子商务的发展环境包括:网络基础建设运行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网上支付、信息安全、认证中心建设等。以上方面的逐步完善以及国家有关电子商务的政策法律的出台,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条件。 (4)行业电子商务正迅速发展。各个行业都开始建立网站,开展网上信息发布,进行网上洽谈、签约,开展网络营销。其中经贸部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了在线广交会、中国商品交易市场、中国技术出口交易会等系统,并通过网络实时监控、管理全国商业银行的运营情况;在零售业中,据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抽样调查,全国62.7%的零售业建立了局域网,38.8%的零售业通过网络发布商品信息,17.9%的零售业提供网上购物方式,仅有3%商务零售企业还实行供应商管理库存。 2.电子商务的安全风险 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以及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和人们消费方式的变化,作为一种新兴的销售模式,电子商务在便利、商品展示、零库存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体现得愈发明显。目前我国互联网上网人数已超过3亿,跃居世界第一位。新兴的电子商务、网上店铺等“网络经济”成为一股潮流。2009年上半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元,同比增长94.8%。网购展现出巨大的市场增长潜力,这表明新的商业模式己建立并兴起,电子商务正在向一个新时代迈进。由于电子商务建立在高度开放的因特网平台之上,相关的商业报价、方案、谈判、支付等机密信息都在网络上处理、存储和传输,这就对其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全性也成为决定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电子商务的安全与其他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安全一样,是一个完整的安全体系结构,它包含了从物理硬件到人员管理的各个方面,任何一个方面的缺陷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性。电子商务的安全性主要是网络平台的安全和交易信息的安全。而网络平台的安全是指网络操作系统对抗网络攻击、病毒,使网络系统连续稳定的运行。因此要求电子商务系统具有有效性、机密性、可靠性、即时性、身份认证能力、审查能力等。由于电子商务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因此它不可避面临着这一系列的安全问题。 二、电子商务风险表现 1.电子商务交易中的信用风险 电子商务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消费者对网上交易的信任程度, 如果有消费者在网络交易中出现事故, 那么这将是电子商务在树立信用形象中的一大损失。电子商务的信任风险实质是由网络交易的虚拟化造成的, 进行交易的个体可以说是素昧平生, 主要的交易信息不能真正被交易对象掌控, 所以极易引发信用风险。首先是买方信用风险, 在网络中个人可以任意伪造信息, 可以伪造假信用卡骗取卖方商品。使用别人的信用卡使购买商品, 造成卖方损失, 从而给卖方带来风险。然后是卖方信用风险,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 消费者不可能全部掌握商家商品信息, 卖方商品信息不完全、不准确或商家过分诱导消费者, 从而误导消费者购买行为, 商家利用Cookie文件套取消费者信息, 获得身份识别码、密码、用户在web站点上购物的方式或购物记录, 这些都会对消费者的利益产生影响。另外, 卖家单方面毁约, 不履行交易, 也会对买方造成损失。 2.电子商务运行环境的风险 (1)信息泄漏:在电子商务中表现为商业机密的泄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交易双方进行交易的内容被第三方窃取;交易一方提供给另一方使用的文件被第三方非法使用。 (2)窜改:在电子商务中表现业信为商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问题。电子的交易信息在网络上传输的过程中,可能被他人非法修改、删除或重改,这样就使信息失去了真实性和完整性。 (3)身份识别:如果不进行身份识别,第三方就有可能假冒交易一方的身份,以破坏交易、破坏被假冒一方的信誉或盗取被假冒一方的交易成果等,进行身份识别后,交易双方就可防止相互猜疑的情况。 (4)电脑病毒问题:十年来,各种新型病毒及其变种迅速增加,互联网的出现又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最好的媒介。不少新病毒直接利用网络作为自己的传播途径,还有众多病毒借助干网络传播得更快,动辄造成数百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5)黑客问题:随着各种应用工具的传播,黑客己经大众化了,不再像过去那样非电脑高手就不能成为黑客。曾经大闹雅虎网站的黑手党男孩就没有受过什么专门训练,只是网上下载了几个攻击软件并学会了如何使用,就在互联网上大干了一场。 3.电子商务法律风险 由于电子发商务的展历史不是很久, 而且电子商务是在全球化的环境下开展的, 这样立法的不健全和立法的国家差异性,严重地制约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电子商务的开展存在着严重的法律风险。 (1)电子商务交易的法律风险。电子商务是在网络间进行的, 是一个虚拟环境。电子商务交易可以看作是无纸贸易, 电子合同, CA 认证、电子商务认证机构、电子货币、电子数据、电子签名、网上银行、网上支付这些都是无纸的体现, 这些也是电子商务进行的基本要素, 可现今对这些虚拟机构、事物法律监管并不完善, 例如对于交易双方的身份问题、交易指令有误时责任承担问题、支付和划拨电子资金问题、各银行之间的责任问题、电子货币的发行和流通问题, 这些问题使得电子商务认证、交易会有不受法律保护的风险。(2) 电子商务中知识产权侵权的风险。电子商务蓬勃发展, 在网络高速发展的同时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