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3765
浅析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摘要] 农民工是我们社会里受普遍关注的一类弱势群体,他们干着最苦最脏最累的活,却拿着与其劳动极不成比例的报酬,劳动权益受到严重侵害。本文介绍了农民工劳动权益受侵害的几种主要表现,分析了农民工劳动权益受侵害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的法律措施。[关键词] 农民工 劳动权益 劳动法 保障
在我国法治化建设步伐日益平稳而加快的进程中,公民权利的保护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与关注。农民工是指常年和大部分时间在城市企业务工。但户籍仍在农村的一部分群体。以及人们常常所说的打工农民。他们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目前。全国进城务工和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工总数超过2亿人。其中进城务工人员1.2亿人左右。然而,就在广大农民工为其所在城市的经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他们的合法权益却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劳动权益更是遭到严重侵害。他们生活在城市的边缘地带,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弱势群体。 一、农民工劳动权益受侵害的主要表现 根据我国宪法和劳动法的规定,作为劳动者的农民工的劳动权益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但在现实中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却是普遍地遭受侵害。主要表现为: 1、就业权利的不平等。绝大多数农民工从事的是城市人不愿干的“脏、累、粗、苦、危”工作。而且随着近年来城市下岗工人的增多,城市就业压力加大,对原来不愿意做的一些工作,现在城市人也开始加入到竞争的行列中来,许多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还从保护本地人就业的角度出台了禁止和限制外来人口特别是农村外来人口在某些岗位就业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