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我国就业形势
本论文在
工商管理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我国就业形势
当前,一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正在席卷全球,造成国际经济形势恶化,对实体经济影响不断深入,对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冲击前所未有。世界主要经济体陷入经济衰退,就业压力显现。我国的就业问题也表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新形势,沿海地区大量农民工返乡,大学生就业遭遇寒流,部分企业在职员工薪酬福利水平下降,现就金融危机对我县就业形势的影响进行初步调查,并作粗浅思考。
一、当前我国就业形势分析
(一)沿海农民工大量返乡。我国农民工数量庞大,2007年我国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达1.26亿,乡镇企业从业人员1.5亿,扣除重复计算部分,2007年农民工达到2.26亿人。只要十分之一的农民工就业受到影响,绝对值就将达到2200万人。中国经济遭受金融危机冲击,中国的农民工群体则遭受失业冲击,珠三角7万家港资企业中,可能会有四分之一倒闭,而这些工厂所聘用的员工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中国内地的农民工。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劳动力市场正承受着侵袭,沿海劳动力正向中西部大量回流,农民工返乡趋势日益明显。
(二)大学生就业遭遇寒流。中国社会科学院2008年《社会蓝皮书》显示,2007年全国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仍然有10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今年预计将突破600万人。与经济增速的放缓相反,逐年增加的大学生人数,给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增加了许多就业压力。去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报考审查通过人数达104万,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为78:1,相较于2007年的60:1有了大幅提高。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但今年外资企业依然非常活跃,可学生们对外企的热情却有所降温。相反,毕业生对国家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兴趣高于往年。
(三)企业员工薪酬下降。去年,韬睿咨询公司就“危机中的薪酬”展开全球调查,该调查在亚洲地区共有超过300家企业的572位人力资源主管和专员参与,涉及金融服务、高科技、快速消费品和零售行业。其中,59%的受访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美元,调查结果显示,将近42%的企业正在考虑减少非管理层人员的年度奖金和分红,今年的工资增幅预期也同时下调,这意味着面对金融危机不仅仅是中小企业为精简成本大动脑筋。另外,从工资上涨的幅度来看,2009年度中国工资平均增幅预期达到8.7%,与2008年上半年的预期相比出现下降。一些企业的雇员虽然没有裁员风险,但他们享受的福利则会“打折”:有46%的受访企业倾向于削减培训开支,61%的企业承认有可能取消年会及其他员工活动以减少支出,有75%的企业计划削减差旅及娱乐费用。但报告也认为,由于人才仍然相当缺乏,企业将不会吝啬对高绩效员工的薪资投入。
二、我国就业形势背景剖析
(一)金融危机使出口导向战略弊端凸显。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出口加工产品国际市场广阔,一方面出口为国民经济的增长提供巨大的动力,另一方面出口也消化我国巨大的生产能力。这种出口导向战略曾经在经济增长中凸现出较大的促进优势,但也造成了对外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居民购买力的依赖。人民币对美元的持续升值,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的接连爆发,使国际市场在短短一年内严重缩水,出口锐减(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数字显示,2008年10月份中国出口总计1283.27亿美元,同比增长19.2%,这一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1个百分点,比9月份回落2.3个百分点),直接导致沿海加工制造企业的产能过剩。企业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没有利润,要么倒闭、要么裁员(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小企业司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我国共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自然造成大量失业而且失业主体基本是劳动力比较廉价、辞退没有成本的农民工,于是也就促成了大量农民工返乡的局面。另外,曾经的出口优势以及优惠政策给外国资本平添了追逐利润的巨大想象空间,吸引了大量资本进入,其中包括直接投资、借贷及其他种类的短期资本,造成我国货币流通性过剩。同时,我国稳定汇率水平的政策,也成为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对我国的货币流动性产生影响的扩放机制。进入2007年,为了防止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银行连续加息来抑制过热的投资需求,抬高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不仅仅是房地产企业),然而国际经济形势瞬息万变,本来过热的投资,在金融风暴的影响下温度骤降,企业家预期变坏、信心明显下降,投资生产的需求持续降低(2008年10月工业增加值速度回落到8.2%,创出2001年12月以来的新低),没有投资企业规模不可能扩大,也就无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且更有可能的是在政府竭力促进经济增长而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时,又会形成一定的通货膨胀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使企业经营成本不降反升,为了维持生存很多企业都会做出要么裁员、要么降薪的决定。出口导向战略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造成的经济减速已成为导致目前就业压力加大的最根本因素。
(二)金融危机进一步暴露大学生就业瓶颈。大学生在金融危机时就业遭遇寒流的直接因素是需求减少,根本原因是劳动力市场体制分割。计划经济体制改革遗留下我国劳动力市场体制分割,长期以来存在着体制内外的问题。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属于体制内,工作强度小,工资福利有保障且稳中有升,而且一些垄断行业工资福利水平较高;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非国有经济体属于体制外,一般工作压力较大,薪酬水平受市场影响大。所以体制内就业一直是大学生就业首选。不过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我国东南沿海体制外经济蓬勃发展,工资水平福利待遇水平不断提高,也成为大学生就业的热点。然而,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我国体制外经济的发展大受打击,于是大量的毕业生尤其是最为优秀的人才又重新为自己的就业进行了规划,选择工资收入较高、工作稳定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垄断行业就业。可体制内人员需求较少,每年仅能吸纳约12%左右的新增大学毕业生。事实上,金融危机影响的行业有限,主要集中在金融、贸易、地产、出口加工等行业,但劳动力市场体制内外的差异,却驱动大学生选择需求较少的体制内就业,这不仅会进一步加深就业矛盾,甚至也会阻碍体制外经济对整个经济的增长的带动作用。一场美国的金融危机却进一步加大了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效率损失。
三、缓解就业压力建议与思考
(一)在刺激出口的同时引导改善出口结构。为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行业的影响,扶植出口企业度过难关,政府提高了出口退税的比例。但这一措施却不能解决出口企业的订单问题,企业没有订单,不能开工,就不能吸纳就业。解决此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帮助企业寻找新的市场,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普遍遭遇金融危机的时候,扩大新兴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量,有利于改善出口企业的困境,缓解出口企业停产半停产的状况,增加就业。
(二)金融部门应为求职者提供小额低息贷款。金融危机导致的某些行业劳动者的失业应为短期现象。如果银行能为失业而正在寻找工作的劳动者提供小额低息商业贷款,一方面可以缓解求职者生活压力,降低其寻找工作和流动的短期成本;另一方面,可以获得比提供失业保障金更好的激励效果,促使劳动者更积极地寻找工作。
(三)政府应扶植有责任感的企业家。在经济衰退的过程中,重建企业家信心至关重要,企业发展才能解决大多数的就业问题。目前,虽然政府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企业融资难度减小,但企业家仍然对投资或扩大生产持观望态度。面对这种市场状况政府可有条件的扶植在危机中较有诚信的企业,树立榜样,重建市场信心。
(四)政府可为大学生创业提供项目。大学生自主创业是政府一直提倡的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措施,可效果不彰,其原因在于体制外就业缺乏保障,大学生势单力薄、缺乏资金,到头来变成自己花钱给自己开支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尤其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市场不景气没有好的项目。在这种情况下,由政府或企业出台一些项目,向大学生公开招标,促进大学生创业,缩小大学生体制内外就业的差别。
(五)组织开展好农民工就业培训工作。大量农民工返乡,不但不能解决农民工失业后的问题,还会使靠外出打工维持生计的农民生活陷入困境。当前要进一步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就是要加强对农民工技能的培训,以应对未来的产业升级或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另外,可加强社区服务吸纳就业的功能,大城市工作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很多家庭需要家政人员,失业的农民工稍加培训即可胜任。
(六)为规范灵活就业提供劳动保障。中国的3股劳动力大军(新生劳动人口、农村富余劳动人口、各种类型单位的冗员)所构成的强大就业压力,与目前中国在就业机制上过强的刚性有关,灵活就业一直被放到了非规范就业的范畴中,忽略了劳动保护和规范管理。就目前状况而言,可将灵活就业的规范职能下放到社区当中,并由社区或就业网站作为灵活就业人员加入社会保障的中介组织。
我国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局面长期存在,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经济抗风险能力的增强,从长远上看取决于国家发展的宏观战略导向和劳动力市场效率的提高。而针对目前迅速扩大的失业问题政府还应该提出强有力的“就业保障计划”,并以此为核心,实施企业减税、社会保障及失业救济等一揽子救援方案,并对各地政府进行刚性化的考核监督。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领会科学深刻发展观, 实现城市园..
下一篇
:
对重庆旅游城市形象定位及规划的..
Tags:
国际金融
危机
影响
我国
就业
形势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