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邮政企业精细管理之路 引 言 历史的脚步悄悄地迈入21世纪,人类社会站在全新的高峰之上,经受改革之风的洗礼。科技创新的速度前所未有,经济变化速度加剧,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着巨大的转变。随着经济信息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良好的竞争优势. 作为有着百年历史的邮政企业,在全市打造和谐魅力重庆,推进国企科学发展的背景下,在邮政改革纵深推进的历史条件下,实施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科学发展的要求,也是我们管理水平提升的必然选择。 本文主要通过理论分析,结合当前邮政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打造和谐魅力重庆的政治前提下,根据“邮政管理年”的有关要求,探索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措施,更好地推进国营企业科学健康持续地发展。 一、邮政企业现状分析 对于邮政而言,重庆邮政已经成立112周年,我们完成了政企分开,组建了邮政银行,开始了公司化的改革。企业的发展是越来越快,企业经营的项目是越来越多。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给邮政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重的挑战。由于观念陈旧,实力有限,人力资源跟不上以及管理不善或者管理水平不高等因素,阻碍了邮政企业更好地发展。总的来说,目前邮政企业发展现状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邮政亏损严重。众所周知,随着科技的发展,邮政信函业务己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电报、寻呼机已退出历史的舞台。邮政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广大的邮政人员(特别是投递人员)功不可没。先后分营了电信、移动,现面临着邮政储蓄、速递物流业务的再次分离。据2003年《中国邮政“普遍服务”亏损现状调查报告》(中国社会经济决策咨询中心和中国统计师事务所),《报告》称:中国邮政每年承担的普遍服务亏损达41.7亿元(不包括机要通信业务)。其中,以农村为主的普遍服务网点亏损达27.67亿元,政策性业务亏损达14.03亿元。在以农村为主的普遍服务网点亏损中,城市边远地区的网点亏损达1.93亿元,农村地区的网点亏损达25.74亿元;在政策性业务亏损中,义务兵函件亏损5.45亿元,盲人读物亏损0.09亿元,党报党刊亏损3.64亿元,印刷品亏损4.85亿元。可想而知:在市场经济的情况下,企业面临的是怎样的生存空间。 (二)邮政网点遍布全国,邮政业务种类繁多。这是邮政企业发展的优势,我们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开发出了三农、代理保险、物流等业务,企业从中获得了不少的收益。但业务种类的多样化也受企业员工工作能力局限性影响,使得员工不能集中精力发展其擅长的业务,阻碍了其它业务的发展,同时也使管理跟不上企业的发展。加之,任务每年增幅过大,员工工作压力增加,导致一部分员工产生了逆反心理,从而阻碍了整个邮政企业的发展。 (三)邮政企业管理思路需要创新。邮政的企业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为现代邮政企业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但因此而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也多,在管理上还坚持着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计划经济模式,推行全员营销、硬性摊派等营销模式。在员工考核上存在监管不到位,考核办法不明确,处罚力度不够等不足。在邮政纵深推进的同时,存在着管理上的漏洞。 (四)邮政员工的基本素质与服务技能有待于提高。邮政这一大型国营企业受“垄断”思想的影响,员工的服务理念和意识还没有转变过来,在服务态度上落后于新兴的竞争企业,从而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以上原因反映出,邮政企业要立足于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时代,企业必须创新管理思路,更新服务理念,推行企业精细化管理,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二、邮政企业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的各单元得以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将精细化管理引入到了企业管理领域,无疑可以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效能、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形象,这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促进管理科学化的必由之路。 (一)精细化管理出绩效:把工作做细,企业从中才能寻找出实现利润化最大化的经营模式;例如对财务工作,管理者如不能对财务进行精细化管理监督,其结果就会财务无计划、无安排;反之,如对财务工作做到了十分细致化,年度计划销售是多少?在第一季度实现了多少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是增长了还是滞后了?等等,我们就能够从财务数字中看到企业存在的问题,然后据此加以改进; (二)精细化管理出人才:管理者只有在精细化管理中才能发现人才,淘汰平凡之辈; (三)管理能控制成本:只有通过精细化管理,我们才能发现工作中有哪些工作流程需要改进和整合,通过梳理,我们才能减化不必要的工作环节; (四)管理能纯净员工队伍:通过精细化管理,帮助员工解决实际上可能遇到的难题,这样才能培养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所属性;通过对员工培训等细致工作,才能将企业文化植入员工身心; (五)管理是衡量企业实力的标志:几乎每一家企业都能认识到学习国外企业先进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可见,管理也是企业实力的体现。 邮政企业精细化管理具体实施建议 (一)转变观念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所在 观念是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应有不同认知事物的观念,但是,由于传统思维定式,转变观念是一个写在纸上容易,说在嘴上容易但做起来非常难的事,改变已经长期形成的固定思维模式是困难和痛苦的抉择,所以转变观念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所在。 首先领导干部观念的转变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必要前提。精细化管理就是要从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责任心去做好我们的每一项工作。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集团高管及中层领导就必须首先从思想认识上完全转变对企业管理的传统思维模式,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适应科学发展新形势需要的现代化管理理念。在贯彻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中,领导干部是带头人,他们既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策划者,又是落实精细化管理的执行者和实施者。因此,在推进精细化管理的进程中,我们各级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思想观念转变得快与慢、深与浅、是与否,不仅影响广大员工观念意识的转变和行为职责的运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精细化管理的成败结果和顺利推进。 其次全体员工观念的转变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内在动力。在解决了领导干部观念转变的前提和基础上,全体员工观念转变则必然是我们落实精细化管理的真正动力。因此,每一位员工既是精细化管理的对象,载体和参与者,同时也是精细化管理的主体和实施者。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也是全过程和全面的精细,只有每一个人都参与到精细化管理之中,精细化管理才能落到实处,才能发挥出成效。怎样让我们企业的每一位员工自觉地参与到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中来,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成为我们企业竞争力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关键是要用精细的理念引导员工实现观念的自觉转变。要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为载体,为平台,使全体员工的思想观念在创新与守旧,自满与自强的碰撞中得到一次质的升华,引导员工从我们企业长足发展之事,规划我们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之愿景,带领员工树拼搏进取之心,努力提升全体员工综合整体素质,强化全体员工的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使广大员工成为我们企业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内在动力。 (二)创新观念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必然途径 精者,去粗也,不断提炼,不断总结,精心筛选,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准方案;细者,入微也,穷其根由,由粗及细,由表及里,从而找到事物内在的联系和规律。由此可见,“细”是精细化的必要过程,“精”是精细化的自然结果,然而要把精细化纳入我们企业管理过程的实践中并加以推进,观念的创新则是其必然之途径。因为精细化管理是以持续的自我改进为特征的,要自我改进就必须转变观念,不断创新,创新是管理的永恒主题,只有不断地更新观念,才能不断地创新工作思路并在创新中不断地否定自我,不断地取得了进步。观念的转变只能应对当前,观念的创新才能把握未来。 我们企业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国有骨干企业,曾经有过历史的辉煌,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同时也具备了不断进取,积极向上的和谐氛围,目前邮政公司在重庆飞速发展的潮流中,有着最佳的发展机遇,但我们企业管理思想的落后和不适应是毋容置疑的,生存性经营理念长期围绕着我们,粗放式管理造成的经济效益低下是我们企业管理的瓶颈,我们面临着大而不强的窘迫局面,要改变现状,应尽快适应市场的竞争,必须做到思想上的进一步解放,观念上的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上的进一步改革,管理上的进一步提升,要不断引发和增强员工观念意识的创新,不断提升员工对市场及局内竞争的应变,不断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既是我们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应对竞争和挑战的必然选择。 (三)关注细节,精准要求是提高效益的必然措施和选择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精”。天下的难事都是从精准要求做起,天下的大事都是从小事开始,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效益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由细节决定。我们大量资源的投入,往往只能赚取百分之几的利润,而任何一个细节的失误,任何一项工序的不精确,就可能将这点利润完全吞噬掉。其实在现实中,细节同样以各种方式影响我们的工作质量。对于工作的细节和精准,我们没有理由不去重视。1979年12月美国经济管理学家洛伦兹在华盛顿的一次演讲中提出的“蝴蝶效应”尤其能说明细小的行为变化对全局的影响,他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他的演讲给人们留下了极其重要的印象。此后,所谓“蝴蝶效应”之说就不胫而走,名声远扬。产生“蝴蝶效应”的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此效应说明,事物的发展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和细节的极小偏差的不精准,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局部细微的弱点都将最终导致全局的崩溃,所以我们的管理工作要体现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企业本身特质,就必须注重细节,精益求精。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由此,我们应该按照精心、精细、精品的要求去做我们的各项管理工作,我们需要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的毛病,提倡凡事都应精细化,把小事做细、做精、做实。通过精细化管理增值出效,必须建立精细化的运作机制,完善精细化的管理制度,实施精细化的职能管理。 结束语 精细化管理是关乎企业上上下下每一个员工,关系企业发展方向的重要方法,是值得广泛在职人员学习并重视的责任。无论是领导还是底下一个小小职工,只要将自己的工作落实到严谨细致,能正确看待自己在工作中的重要责任,并与同事间互相配合互相帮助学习,发挥团体优势,你就能成功实现精细化管理工作,成为公司闪亮的一颗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