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4537
初中学生厌学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摘要]: 青少年时期,尤其是初中这一阶段的年龄,正是学生的“过渡时期”,也是“危险年龄”,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学校和老师应高度重视并及时主动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渡过这一时期,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适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克服心理偏差,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保证。当今,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激烈的竞争、传媒的影响,加上学习压力、家庭环境、学校和老师的教育方法及评价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使中学生面临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学习压力造成的厌学问题,但又不知如何解决。从各方面调查来看,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情况令人担忧。[关键词]:初中学生;厌学心理;调查分析;对策研究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定: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具体表现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提出心理健康标准:1、智力正常2、善于协调和控制情绪3、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4、人际关系和谐5、可以能动地适应改善现实环境6、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初中学生既有别于成年人,又非昔日幼稚的玩童,他们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因而,他们一方面面临着个体成长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青春期所特有的多种心理冲突而导致的困惑、不适和焦虑,另一方面也面临着来自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期望压力,特别是由于升学所带来的,诸如父母的期望、同学的竞争、社会的关注等多方面压力,这些压力常常会引起纷扰的、不利的、危机重重的后果,导致对他们的心理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初中生作为青少年中的一个特定群体,具有半儿童、半成人、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处于迅速发展、可塑性极强的重要阶段,因而也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