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4832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激励机制的研究 [摘 要] 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中重要的经济成分之一。人力资源管理在民营企业管理中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而采用员工激励机制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民营企业的必要选择。本文对激励的含义进行论述,以激励的作用作为切入点,对民营企业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适合我国民营企业的激励机制。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要懂得如何激励员工,如何去发掘员工的潜能和热情,以维持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利于实现企业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 管理、激励、民营企业、员工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对人的管理尤为重要,而如何有效地使用激励机制又是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或状态,是一种原动力,是用人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领导者的一项主要职能。员工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许多管理者都希望在公司中实施有效的激励政策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整个公司的效率。 一、激励理论的概述 “激励”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是“激发使振作”;在英语中,其表述Motivation来源于拉丁文Movere,具有“使动”的意思。 激励本来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用于管理后,指为了达到企业的目的,通过满足员工的生理、愿望、兴趣、情感等需要,有效地启迪员工的心灵、挖掘员工的潜能的管理手段。一个有效的激励手段必然是符合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的客观规律的;反之,不符合人类心理活动客观规律模式的激励措施就不会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 需要是促使人产生某种行动的原动力,为满足需要,但人有时候货松懈下来,那么就要激励。当一个人无所求时,也就没有动力,反之,若一个人有需求,就必存在激励因素。激励调动积极性、激发人的潜能,从而促进人走向成功。 二、激励的作用 众所周知,企业的发展除了需要有一个宽松的政治、经济环境外,更在于企业的内部的管理,特别是激励机制的管理。在不同的组织结构中,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采取不同的激励手段,所得到的效果也不一样。 1、激励对员工的作用 在缺乏激励的环境中,员工的潜力只发挥出20%-30%,甚至可能引起相反的效果,但在适宜的激励环境中,同样的员工却能发挥出其潜力的80%-90%,两种情况之间60%的差距就是有效的激励的结果。激励促进员工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其巨大的潜能。例如,在海尔的奖励制度中有一项叫“命名工具”,这些被改革后的新工具的发明者都是在一线的普通工人。如工人李启明发明的焊枪被命名为“启明焊枪”,杨晓玲发明的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