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6551
论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 [内容摘要]:李白诗歌语言总体特色是清新质朴、天真自然、不加雕琢、一气呵成。“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其诗歌语言最生动的形容和概括。纵览李白诗歌,不论是古体诗、律诗、还是乐府诗、歌行体诗歌的确给人留下了通俗、精炼、明朗而含蓄又清新明丽的深刻印象,其语言艺术上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大胆的艺术夸张,生动形象的比喻、一咏三叹的反复等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现从语音学、语汇学、语法学、修辞学等方面对李白诗歌进行分析。 [关键词]:李白诗歌 语言风格 语法学 修辞学 抒情方式 一、李白的生平。 李白是盛唐诗坛浪漫主义诗歌的集大成者,他的诗歌飘逸隽永,脍炙人口,独树一帜,流传千古。在《经离乱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中自许其诗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出雕饰”,这句诗的确是李白诗歌语言最生动的形容和概括。纵览李白诗歌,不论是古体诗、律诗、还是乐府诗、歌行体诗歌的确给人留下了通俗、精炼、明朗而含蓄又清新明丽的深刻印象,现就针对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进行分析。 李白生活在唐朝的鼎盛时期,经济的繁荣产生了强大的国力,同时也造就了诗人阔大的胸襟和健全的魄力。当时南北文化交融,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有力推动了文学的发展,营造了空前盛大繁荣的诗歌氛围,李白作为唐帝国的子民也无疑受到了盛唐诗歌辞采绮丽、刚劲质朴等特点的熏陶和影响,但李白终究是李白,这个唐诗的宠儿有别人不具备的才华和人生经历,因此的他的诗歌语言也就出现了另外一番风味和特色。 李白诗歌语言总体特色是清新质朴、天真自然、不加雕琢、一气呵成。这与李白对汉魏六朝乐府民歌,特别是乐府诗歌的学习和借鉴系系相关。例如李白的《长干行》在很大程度上创造性地继承了《孔雀东南飞》中的创作手法,李诗中“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偿开,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预堆”等句和《孔雀东南飞》中的“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极为相似。在他的《上三峡》中,又是以古代名歌《三峡谣》改造而成,歌谣原词为: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李白诗为“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正是因为李白善于学习乐府民歌诗歌就有了民歌清新自然、毫无雕琢的特点。就像出水芙蓉,不禁有让人采而啖之的迫切愿望。除此之外,像《独坐静亭山》《赠汪伦》等清新流畅的七绝也显其诗风的清新自然的特点。在《赠汪伦》中诗人以故事体的格式引出了诗歌,又用口语般的回答表现了他对汪伦的一片真情,似行去流水般自然,但又扣人心弦,让人深受感动和震撼。在《独坐静亭山》中作者与静亭山相顾无言,但又心有灵犀,人山在静默之中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惆怅。语言朴实无华却让人深思并达到共鸣。于无华之处显其精神的升华。他的自然质朴绝不是简单的除去雕琢,浅显明白,而是语近情遥有丰富的意味,堪称炉火纯青的语言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