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4473
浅谈《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
[摘 要]在《三国演义》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诸葛亮无疑是塑造得最为成功,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可以说,他是全书的真正主角,是维系全书的灵魂。罗贯中满怀挚爱之情,倾注全部心血,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将他塑造成为一个光彩照人的艺术典型。我们简直无法想象,如果没有诸葛亮这个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三国演义》还有什么看头,还怎么能成为世代相传的古典文学名著?[关键词]三国演义 诸葛亮 形象 一 历史上的诸葛亮(181~234),是汉末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生于东汉末年的乱世之中,十四岁便随叔父诸葛玄离开家乡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辗转来到刘表控制的荆州,十七岁时,诸葛玄病卒。尽管此时诸葛亮年未弱冠,又与荆州牧刘表及其大将蔡瑁都有亲戚关系,但他胸有大志,襟怀高迈,不愿托庇于权门,于是带着弟弟诸葛均,毅然隐居于隆中(汉代属荆州南阳郡邓县,今属湖北襄樊市),一面躬耕陇田,一面关注天下大事,研究治国用兵之道,长达十年之久。建安十二年(201),在刘备三顾茅庐深切恳请下,诸葛亮出山辅佐。从此成为刘蜀集团的栋梁,在历史的舞台上大展宏图,创造出非凡的业绩。 建安十三年(208)秋,曹操亲率大军南征;建安二十四年(219),关羽丢失荆州;章武二年(222),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惨败,次年托孤于诸葛亮。在这许多危难之中,诸葛亮都以巨大的勇气和高超的智慧,承担着刘蜀集团国运振兴的历史使命。他高瞻远瞩,勤政务实,励精图志,清正廉明,把蜀汉治理得井井有条;他坚持“和”“抚”方针和“攻心为上”的原则,迅速平定南中地区,较好地自理了民族关系;他不畏艰险,屡次北伐,始终对强大的曹魏保持了进攻的态势;他善于治军,赏罚严明,重视装备的革新和战术的改进,创制了令人称奇的“木牛流马”和“八阵图”;他忠于职守,克己奉公,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的崇高品格,不仅深受蜀汉民众的尊崇,甚至还得到敌方和敬重。他确实不愧为一代贤相,名垂千古。 二 罗贯中在史实的基础上,吸收了历代通俗文艺的有益成分,加上自己的天才创造,在《三国演义》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高雅睿智,充满理想色彩和艺术魅力的诸葛亮形象,一个家喻户晓的光辉形象,为了塑造好诸葛亮这一艺术形象,罗贯中花费了大量笔墨,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作了努力。 (一)智慧超人,博识机敏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智慧的化生,论战略战术,三国中没有哪一个能够超过他。 “孙权握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将军即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若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立可兴矣。”(三十八回)这段文字集中体现了诸葛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身居隆中却把天下大势分析的如此清楚,可见诸是时刻关心天下局势的。在以后的事实证明,诸葛亮是对的,它对于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他终其一生,坚持实践,他的孙刘联盟的战略主张。在赤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