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5128
论冰心小说创作中的母爱[摘 要] 冰心从十九岁初登文坛到九十九岁离开,她为中国的少年儿童写下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为大家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翻开现代文学史我们对她的评价并不高。但是对于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母爱”在其小说作品中可以说得到充分的展现。[关键词] 1.冰心 2.母爱 “五四”运动的爆发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局面,中国文坛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大师,写作生涯将近一个世纪的冰心便是享有盛名的一位。 冰心代表的是中国文学里的感伤传统。她是一个颇为重要的小说家、诗人、散文作家。她作品的语言将明白晓畅的白话和凝练简洁的文言于一体,创造了独特的冰心体。小说中她淡化了情节,增加了抒情成分,形成了具有随笔特点的文体。她的小说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也不着力于人物塑造,多写生活的几个片断或场景,意在通过这些提出生活中的问题,表明心中的某些见解。我以为,在冰心的行进路线里,就体现着五四文学的传统,即便只是一部分,它也是真实的、宝贵的,比一些徒作空言或妄言的理论家说的,要切实得多。尽管冰心“爱的哲学”不具备现实性,其小说与其散文、诗歌相比之下相对处于劣势状态,但是对于其表达方式的喜爱,对于对“母爱”的尊敬,再加上对冰心个人的喜爱,我选择了这个题目对冰心小说创作中的母爱展开阐述。 一、母 爱 让 冰 心 享 用 一 生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她的母亲名叫杨福慈。父亲是清政府的海军军官,冰心的童年较长时间住在烟台的海边。1923年燕京大学毕业,随后到美国留学基督教的文化,这对冰心的人生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19年,她便以处女作《两个家庭》在《晨报》中崭露头角。她的问题小说代表作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爱的哲学”的小说代表作有《超人》、《烦闷》《我的母亲》等,冰心的文学生涯持续了将近一个世纪,她的全部创作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这就是“爱”;她的人生信条和文学追求,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她生平著作相当丰富,早期所作的小说,严肃地探讨人生,提出许多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问题,当人们在冰心的作品中徜徉的时候,不难发现,在她的作品中展现得最多的是那温馨的母爱之光。 于是,我不禁想问:冰心有着怎样一位母亲,而这位母亲又是如何影响冰心的呢?1871年,杨福慈出生在福建一家世代为学官的书香门第。冰心的母亲是生活在文化浓郁的文学之家,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之后对冰心的教育有了更好的铺垫。母亲让小小年纪的冰心在浓浓的爱中成长,这对冰心后来的创作有深远的影响。在作品中冰心总会以最炽热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