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3785
论王维山水诗的艺术风格 [摘 要] 关于王维山水诗歌的风格,历来诗评家们有过许多评述.诗歌的艺术风格,与诗人的思想,感情,个性,审美爱好以及诗歌的意境,意境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等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自然优美,清雅冲淡是王维诗歌最突出的艺术风格. 这种风格主要体现在诗人的那些反映隐逸生活情趣的山水诗中。生活在当今的时代,依然能陶醉于王维“诗中有画,诗画结合”的情境,独特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 王维 山水诗 诗中有画 禅 一、在继承了前人的基础上形成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王维生活的时代及他在那个年代的山水田园派产生的原因: 1、特定的的社会原因 在诗歌产生之初,《诗经》、《楚辞》中就有山水景物的描写,但往往只是作为叙事抒情的衬景或比兴的媒介,而不是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出现的.山水诗的真正兴起是在晋宋时期,隐逸之风和玄言诗的兴盛,孕育了山水诗。陶渊明是这个时期地著名的诗人,他的诗通过描写宁静、幽远、恬淡的田园风光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他描写景物不追求形似,不追求新奇,而是着眼于浑穆意象的追寻,通过日常之物,常见之景,表达他所体悟的情与理。如他的《归田园居》其一中的“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清新爽目的村景把读者带入宁静安谧、纯朴自然的境界中,体味他“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欣喜与激动的心情。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之五)中,我们体味到他的心境恬淡,神态悠闲,心与山,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陶诗重在写心,写那种与景物融而为一的对人生了悟明彻的心境,他无意于模山范水,也不在乎什么似与不似,只是写出他自己胸中的一片天地。”①(p79-80)山水景物只是诗中人物思想性格的背景和陪衬。 2、文学自身的原因。真正开始大力创作山水诗的是谢灵运。谢灵运的山水诗以清新俊美的语言,生动细致地描绘自然景色,山描写独立于诗人性情之外,在诗中占据了主要的地位。他和他以后的谢眺等山水诗人,极貌写物,力求形似,刻画自然的美丽,山水的奇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们诗中有不少写景的佳句,如谢灵运诗“白云抱幽石,绿条媚清涟”(《过始宁墅》)“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谢眺诗中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等,观察入微,显示了高超的写景技巧,如一幅幅优美的风景画。但二谢的诗多从实处绘声绘色,堆砌景物,描写虽然细腻,却不能融情于景,捕捉景色之神韵,同一首诗中,抒情与写景往往是分离的,前半写景而后半抒情言志,有佳句而少完篇,更缺乏深邃的意境。“意境是诗人把他感于外而又动于中的思想感情凝到艺术形象中来,变成深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意境是一首诗在艺术上成熟的标志。”②山水诗的创作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全唐代终于水到渠成地走向成熟。诗人沈德潜《说诗 语》评陶谢诗:“陶诗合于自然,不可及处,在真在厚。谢诗经营而反于自然,不可及处,在新在俊。” 二、甘于寂寞的山水情怀形成了空灵静逸的独特诗境,充满禅意的不见人间烟火的山水田园诗。 1、王维的人生经历和政治历程唐代经济发达,政治稳定,思想开放,统治者对对来文化采取兼容的政策,以儒为主,兼取百家,在思想领域儒释道并存。唐代作家中很少有单独受到或儒或道或佛一家影响的,他们们大多数人是三者兼有,只是成分多少,或隐或或显,或不同时期谁占上风的问题。王维天资聪颖,少年时期就能诗会画,精通音律,颇得当时一些权贵的赏识,二十一岁中进士,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