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5164
浅谈《围城》的讽刺艺术 [摘 要]讽刺艺术是钱钟书小说《围城》中的一大亮点,本文通过对讽刺艺术手法的研究论证讽刺艺术在《围城》中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 讽刺艺术;调侃;比喻;心理;典故 《围城》中的讽刺艺术手法丰富多彩,本文主要从运用精妙的比喻进行讽刺、运用调侃的言词进行讽刺、运用细腻的心理描写进行讽刺和运用典故进行讽刺四个方面论证讽刺艺术在《围城》中的具体体现。 一、运用精妙的比喻进行讽刺 本文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比拟的手法,使故事更诙谐和幽默。 首先,作品以渊博的学识和升华的妙笔体现了作者卓越高超的讽刺才能,精巧贴切的比喻、清词趣笔、连珠妙语在小说中随处可见。成为刻画人物的点睛之笔。如把风流性感的鲍小姐比作“熟食铺子”,“因为只有熟食店会把那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又把“赤身露体”的鲍小姐比作哲学上的“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最后又修正为“局部的真理”,因为“鲍小姐并未一丝不挂”。这种比喻既诙谐滑稽,又有极强的讽刺性。 其次,幽默讽刺是围城语言的基本特色。而比喻则是构成这种艺术风格的重要方面。作品中的比喻来源广泛,标新立异,带有深刻的哲理意味,使人在发笑的同时认识了深刻的道理。形成洞悉人情世故的警句格言。如“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它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给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是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的新标识。”这种比喻对高松年爬上校长地位后就暴露恶劣本性进行彻底的嘲弄与讽刺,揭示了深邃的生活哲理。 再次,在《围城》中作者还能把彼此没有关联的事物放到一起,表面上不相及,可又巧合的很,能找出别人难以发现的共同点,这样由此彼此达到了很高的讽刺效果。如写国统区物价上涨,“物价像断了线的风筝,又像得到成仙,平地直升”。方鸿渐一行在泥泞中艰难的行走,把众人刮的鞋泥比作“贪官的地皮”。“物价”和“风筝”,“鞋泥”和“地皮”,这些不相关的比较对当时那样一个恶浊的社会以曲折的方式表达了他的憎恶和鄙视。虽没有抨击当时的时局,但其讽意已溢于言表。 第四,显示了针砭时弊的犀利锋芒。小说写船到香港,方鸿渐与鲍小姐上岸吃西餐,一段生动的比喻,令人啼笑皆非。“谁知道从冷盘到咖啡,没有一样东西可口,上来的汤是凉的,冰激凌倒是热的;鱼像海军陆战队,已登陆了好几天;肉像潜水艇士兵,会长时间伏在水里;除了醋以外,面包、牛油、红酒无一不酸”。这种比喻貌似戏虐却格外深沉,闪烁着针砭的锋芒,辛辣的讽刺了生活中的丑陋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