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4804
浅析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自然取向 ——以《水仙花》和《夜莺颂》为例 [摘 要]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多写关于自然风光、歌颂大自然的诗歌,在他们的诗歌中,大自然的美和崇高常常和城市生活的丑恶和反面形成强烈的对比,那是因为工业革命进程中的反规律的发展,造成了人们厌恶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反感庸俗丑恶的现实,对工业化的恐惧和憎恨。对于大自然的美和向往及回归则成为浪漫主义诗人寄托自由理想最好的方式,像华兹华斯不仅把自然看作是真善美的化身,而且认为自然是一种神秘力量或者某种精神境界的象征。回归到自然中去,把人类疲惫的身心解放出来,感受大自然带给人类的福音。关键词] 华兹华斯;济慈;浪漫主义;回归自然一、浪漫主义产生背景 英国浪漫主义产生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由于在政治上人民受到压迫,从“君权神授”到宗教改革,再到资产阶级与土地贵族和旧势力的勾结以个人的利益为主,人民是最底层的,也是最贫困的,更是最脆弱的群体,国王要筹集军费向苏格兰宣战,收的的老百姓的钱,征的是老百姓当兵人民失去了家园和亲人,再加上资产阶级不断地压迫并剥削人民,及工业革命的来临,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的生产,人民的生活就更加凄苦,物质的相对丰富和人民的贫穷也是产生工业革命的主要原因。在英国的工业革命进程中,创造了财富,但是也激化了劳资矛盾、改造了社会结构,改变了人与传统、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人们对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幻灭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不满,人们要回归到一个真的自由、平等、民主的社会体制,特别是代表人物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赛缅怀中世纪的乡村生活,对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表示厌恶,而且赞美农村生活的恬静、美好和对大自然无争无扰的向往和回归。由于是第一代浪漫主义诗人,在诗中表达出来的不满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对大自然的向往而开启了浪漫主义的时代。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诗人倡导的主题是积极而重要的,人民可以回归到自然中去,摒弃那些世俗的、物质的世界,反抗非人性的压迫。 二、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 浪漫主义文学中的诗人的特点有相似之处,但是不同也很明显,通过早期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和第二代诗人济慈的诗歌来举例说明浪漫主义诗歌中以自然取向为主题的诗歌的特点。 1、华兹华斯自然简单的语言风格和济慈华丽的用词浪漫主义诗人分为两代诗人,早期的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偏向于简单自然的主题和简单的语言,口语化的语言也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一大突出的特点。因为他喜欢歌颂自然美,被称为“自然诗人”。他认为大自然有一种使人提高精神境界与道德价值的力量,所以他把自然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来歌颂。让自然陶冶我们的内心,并激发灵感,自然是取之不尽的素材来源。如《水仙花》中写道,“我是一朵独自漫游的云,在山丘和谷地上飘荡。”“连绵不断,如繁星灿烂,在银河里闪闪发光。”“那是孤独之中的福,于是我的心便涨满幸福,和水仙一同翩翩起舞。”诗歌语言简单,容易阅读也朗朗上口,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和体会出作者在写此诗时的心情。而第二代诗人济慈同样喜欢把自然作为自己诗歌的主题,但是他的诗歌运用华丽的语言刻画自然界美好的事物,试图从感官上带给读者强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