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4863
《孟子》论辩技巧的特点和应用 [摘 要] 本文从孟子辩论技艺产生的时代背景,孟子的辩论技巧,以及《孟子》一书中关于逻辑和修辞等语言艺术的应用,以及对情感和气势的把握,对孟子的论辩技巧方法作了条分缕析的分析概括,奠定了孟文论辩艺术研究的基础。从而让读者明白,孟子其人“堪称一位雄辩家”,“《孟子》几乎是一部辩论集”,也是我们学好语言艺术的一本生动教材。通读《孟子》一书,我们很容易被他的语言艺术所折服。笔者打算从这个角度,运用逻辑学和修辞学有关知识,对孟子一书再做一番研究,希望从中找到一些易学可学的语言艺术,以提高自己辩论技巧和说话艺术。 [关键词] 时代背景 孟子 论辩技巧 逻辑 修辞
“谈”何容易,虽然每个人都能说上几句,但要说服别人,要使语言达到一种艺术的境界,还真不容易。语言伴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人类历史有多长,语言的历史就有多长。不过,语言作为一种艺术,作为一种谋生的技能将语言艺术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却是两三千年前才有的事。中国的春秋战国是这样,西方文明的摇篮希腊也是这样。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前372年-前289年)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 中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老子(约前571~前471)和他的学生孔子,以及孔子学生的学生的再传弟子孟子(前372年-前289年)。他们在同一时代和地球的东西方,将语言艺术推到一个新的高度,既是一种历史的巧合,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本文将主要从“中国三贤”,特别是孟子的作品中探讨一下语言艺术,以期抛砖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