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4605
论《水浒传》的忠义观
俗话说的好:“少不读水浒,老不看三国。”为什么少不读水浒呢,怕受其不良影响。因为水浒中的忠义观不是十全十美的,而孩子的模仿能力有特别强,如果从水浒方面给他们灌输“义气”二字的意思的话,他们照单吸收,那么他们以后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所以少不读水浒。由此可见,《水浒传》的忠义观不是十全十美的,有可赞之处,也有可悲之处。“忠”与“义”都是相对的,接下来,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一下对《水浒传》忠义观的看法:一﹑忠义观在《水浒传》中的体现 1﹑梁山的聚集原因 北宋末年政和元年(1111年), 宋徽宗为解决财政困难,设立“西城括田所”,水域八百里的大湖泊——梁山泊也被扩为公有,朝廷规定凡入湖捕鱼、采藕、割蒲,依船只大小课以重税,犯禁者以盗贼论处。农民和渔民交不起沉重的赋税,被逼无奈,不得已铤而走险,凭借梁山泊易守难攻的地理条件,武装聚集,抗租抗税,阻杀官兵。因此,梁山泊就成了农民武装起义的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