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4543
从《四世同堂》看摹仿在文学创作中的积极作用
[摘 要]《四世同堂》,是中国著名作家老舍(原名:舒庆春)所创作的长篇中文小说。是一部值得每一代中国人阅读的文学经典,值得每一个中国人珍藏的民族记忆。连老舍自己也认为:它是我从事写作以来最长的、可能也是最好的一本书。此书入选了《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鲜为人知的是,这部经典文学作品实乃摹仿意大利诗人但丁的《神曲》而成。[关键词]摹仿;相似;体现;神曲;四世同堂。 但丁的《神曲》对老舍的影响颇大,在《四世同堂》中随处可见《神曲》的踪影。 一、《神曲》对老舍的影响 1、老舍在英国任教期间,在读了但丁的《神曲》之后彻底受其影响,不仅读了《神曲》的英文本和各种相关资料,而且回国后也不断地介绍但丁及其《神曲》,并产生了“要写出一部象《神曲》那样完整的东西的愿望”。2、随着对民族命运思考的逐渐深入,老舍对《神曲》的理解也逐渐加深,他在演讲稿《灵的文学与佛教》中针对国内政治黑暗,物欲横流的现状呼唤《神曲》式“灵的文学”:老舍曾在发表于1942年4月7日的书评《神曲》一文中指出:我读过的文艺名著里,给我最多好处的是但丁的《神曲》,因为《神曲》里天地人都有详尽的描写,但丁会把你带到光明的天堂,再引入火花如雷的地狱,告诉你神道与人道的微妙关系,指给你善与恶、智与愚、邪与正的分别与果报。他笔下的世界是一首完整的诗,每一色彩,每一响声,都有它的适当的地方……《神曲》是什么都有,而且什么都有组织,有因果。中世纪的宗教、伦理、政治、哲学、美术、科学,都在这里。世界上有一本无可摹仿的大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