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4931
从赤壁之战看《三国演义》描写战争的特点[摘 要]《三国演义》是一部家喻户晓的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作者罗贯中以《三国志》为蓝本,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公元184---280年(即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近百年的历史故事。小说所描写是一个战乱的时代,全书从镇压黄巾起义,到军阀混战,再到三国鼎立,最后到西晋统一,大小战争,此起彼伏,胜不胜数。其中主要的战争有四十多次,《三国演义》对此都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写。而重点描写的是官渡、赤壁、彝陵三大战役,在三大战役中又赤壁之战描写的最出色、壮观,最能体现《三国演义》描写战争即符合中国古代战争的规律,又塑造了一批生动人物形象的特点。[关键词] 战争斗智斗勇 人物刻画生动 一、《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符合古代战争规律 《三国演义》是从诸多方面复杂的矛盾斗争来展现战争的发展进程,将军事斗争、政治斗争和外交斗争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描写。赤壁之战真实生动地展示了这一规律。 1、小说注意描写战前的“外交战争” 在全书中,赤壁之战是最复杂、最丰富,也是描写的最精彩一次战争。小说用了整整八回书的篇幅来描写这场战争。首先用了两回书来描述孙刘联盟的缔结,这就是第四十三回的“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和第四十四回的“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这实际上是这场重大的军事战争之前的一场外交斗争。当时的形势是:曹操在平定北方以后,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挥师南下,预想荡平南方,而孙权和刘备都无力单独抗曹,只有联合起来才有取胜的可能。这是一场紧张而复杂的外交斗争。它是这场军事战争的前奏曲,是有机地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此,作者不惜笔墨,绘声绘色展开描写。这两回书最值得欣赏的是诸葛亮作为一名政治家的胆识和高瞻远瞩以及他超人的智慧。为了促成孙刘联盟的形成,他以大无畏的勇气和高度智慧亲自去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