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5512
独特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央视《海峡两岸》中台湾时事评论员语言特色初探
[摘要] 时事评论,就文体而言,属于议论文,但跟杂文的关系也很密切,从非严格的意义上讲,它是将多种文体兼容并蓄,吸取众家之长,形成自己的特色。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的《海峡两岸》是一档涉台的时事评论节目,邀请了台湾的时事评论员和学者,对台湾岛内的社会和时政新闻进行评论。对这种具有独特性的时事评论,业内人士和观众都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认为台湾时事评论员不仅熟悉岛内政情、分析透彻、说理深入浅出,而且表现手段多样,语言生动,幽默风趣。 本文以《海峡两岸》中节目中江岷钦和赵少康两位评时事评论员语言动用的特点,从三个方面略评述。[关键词] 文言、俗语 语境 自由间接引语 同音同形而异义 一、词语特点 1.代词多、人称转换频繁。 比如:2006年3月25日的节目中,在谈到国民党出卖党产、而在民进党威胁之下没人敢买的问题时,赵少康说:张荣发因为以前是民进党的“金主”,所以我相信民进党很多政治人物,甚至包括陈水扁,过去获得张荣发的金援、支援,张荣发都有资料,所以你敢把我怎样?你把我怎样,我把你抖出,小辫子在我手上很多,所以我看也只有张荣发敢去买。所以从这里你可看出来,民进党这些“金主”心里面对陈水扁是不满的。但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你公司很多的事业还在台湾,我可以查你的税、抽你的银根、找你的麻烦,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