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4243
对“英雄木兰”的再认识 内容摘要:千百年来,人们对木兰的定位都是“英雄”,但根据《木兰诗》产生时代的社会历史背景和诗歌的具体内容,木兰应是一个被逼迫出来的“悲剧英雄”。 关键词:英雄 战争 非正义战争 悲剧英雄 正文: 一千多年来,人们对木兰的英雄事迹一直传诵不衰。木兰几乎成了中华民族心目中忠孝两全的英雄人物——为父尽孝,为国尽忠。确实,木兰是女中豪杰,是巾帼英雄,这是从古至今人们的共识,无论是在人们的口头传诵中,还是在现行的各类语文教材中,无一例外都体现了这一共识。 先来看一下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和教辅对木兰是怎么定位的。 “千百年来,这一巾帼英雄的形象家喻户晓,深受人们的喜爱。”(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木兰诗》是北朝民歌,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千百年来,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新编初中文言文详注与对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7月第3版) 教材教辅毫无二致,对木兰的定位都是“巾帼英雄”。再来看一看高校的教材又是如何对木兰进行定位的。 “内容叙述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诗篇刻画了木兰刚强勇敢的性格和不爱功名富贵的品德。”(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0月第1版。)这是80年代的定位了,似乎不足以体现现在人们对木兰的认识,我们又来看看近年出版的高等学校教材又是怎么说的。 “它完整地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塑造了一个淳朴善良、刚强果敢、不慕荣华富贵的女英雄形象。”(房开江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第二卷,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从上述材料可看出,无论是初中教材还是高校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