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4552
精神胜利法:阿Q生存哲学探析
[摘 要]:阿Q是鲁迅先生塑造的经典形象。阿Q在未庄处于社会最底层,无依无靠,无论是物质需求还是精神需要都无法从当时冷漠的社会获得满足。阿Q用精神胜利的方式,比如夸耀过去、看低别人抬高自己、幻想自己的丰功伟绩等,以此化解眼前的各种屈辱现实,赢得精神上的胜利,从而生存下去。精神胜利法是阿Q的一种生存哲学,但恰恰是这种生存哲学最终让阿Q失去了自我,成了一个悲剧。[关键词]:精神胜利法 阿Q 生存 心理
前言 鲁迅先生在《呐喊》、《彷徨》这两部小说集中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身上带有各种国民性缺点,本质上善良,但遭受很多苦难的底层老百姓形象,如闰土、阿Q、祥林嫂、华老栓等。这些受苦受难的底层老百姓面对生活不如意时有各自的处理方式与生活态度。比如闰土一直在与饥饿作斗争,最终逆来顺受,毫无生命力、麻木地生活着;害怕死后被瓜分的祥林嫂则寄希望于求神拜佛,逃脱所谓天命的安排;华老栓救儿心切,听信流言,花钱购买人血馒头给儿子治病。他们都采取了各种实际行动,以转化现实的苦难。与之不同的是阿Q,面对受屈辱的地位,被侮辱的情境,他通过“精神”获胜,即自己为自己设想各种理由取得精神上的自慰,以解除眼前的痛苦。这也就是著名的精神胜利法,精神胜利法成为了阿Q生存哲学的典型概括。精神胜利法让阿Q 这个艺术形象,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 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都闪耀着不朽的艺术光辉。一、何谓精神胜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