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6180
论杜甫陷贼时期诗歌的悲壮美[摘 要]:杜甫,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之称,其诗歌的风格可用“沉郁顿挫”来概括。特别是在“安史之乱”中,在经历了国破家亡、妻离子散、身陷贼营等一系列的时事,这种情感在其诗中更为浓烈,体现出一种空前绝后的悲壮美。笔者将试从以下三方面探讨诗人在这一时期诗作情感上的悲壮美,即一、诗人对国家、现实的关注体现出来的悲壮美。二、杜甫对人民的关注、自己遭遇的感慨体现出来的悲壮美。三、形成悲壮美的主客观因素。希望能通过窥豹之一斑,了解“诗圣” 杜甫诗歌在情感上的悲壮美。[关键词]: 杜甫 陷贼时期 诗歌 沉郁顿挫 悲壮美 国家 现实 关注 人民 主客观因素杜甫的诗歌风格一向以“沉郁顿挫”概括,这一词语是杜甫在《进雕赋表》中的自我评价,其诗风的沉郁顿挫是后人根据杜诗的特点总结而成的。沉郁:指深沉凝重,忧郁悲慨。顿挫:本是指音乐,这里借用是说杜甫诗歌在表达感情上反反复复,一唱三叹,千回百转,跌宕有致,体现出一种悲壮美。王安石评杜诗“吾观少陵诗,力与元起气侔”(《王临川集卷九杜甫画像》),柴绍炳论杜诗七律时说:“或遒丽精深,或沉雄悲壮,或真至隽永,或旷逸清疏,咸称杰构。”(《杜诗详注.诸家论杜》)杜甫正是将诗歌的“悲”与“壮”有机的结合,他的诗被推崇为“杰构”和“绝唱”,被誉为“诗圣”而名垂千古。杜甫诗歌悲壮美是源于从澒洞风尘里提炼出来的,他要写眼下的轰动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