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4473
论李杜诗歌艺术风格的异同【摘要】:天宝三年,杜甫在洛阳遇见了辞官离京的大诗人李白,两人一见如故,“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结下了终生不渝的友谊。而他们二人也是中国唐代诗歌,乃至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座高峰,我们分别称他们为“诗仙”“诗圣”。他们经历了唐王朝由极盛到动乱的历史。面对这个乱世,他们形成了迥然不同的诗歌艺术风格和个人性格。本文主要从两人的生活经历,诗歌的创作题材及结合具体作品来分析两人诗歌艺术风格的异同。【关键词】:李白 杜甫 艺术风格 异同正文: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而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许多伟大的诗人都在这一时朝涌现出来.李白与杜甫则是其中的两位佼佼者。天宝三年,两人初次相逢,两人一见如故,一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日子,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两人此后的创作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李白(701—762年),字太向,号青莲居士,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的美誉。李白的诗歌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充满瑰丽绚烂的色彩.是继屈原之后浪漫主义诗歌发展的新高。他的诗在内容上涉及赞美祖国大好河山、隐喻政治生活,歌颂美好友情.反映民生疾苦等诸多方面。同时他还写了不少乐府诗,大都反映劳动者的艰辛生活。这些脍炙人口的诗作,表现了他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南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同时也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风貌的艺术写照。与李白齐名的另外一名杰出的诗人就是杜甫了,然而他们的诗作却风格迥异。李诗豪放飘逸,杜诗沉郁顿挫。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被人称为杜少陵,又因曾任检校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他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盛到衰时期的社会面貌,激荡着忧国忧民的炽烈情怀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因此他的诗被后人称为 “诗史”,他也被后世尊称为“诗圣”。杜诗现存1400余首,他把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实紧密结合,达到了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上的完美统-一。杜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凝练、富有表现力;其中律诗更是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