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3289
论鲁迅作品的“自我表现”和“摹仿现实”【摘要】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巨擘,创作了很多深入人心、鞭策现实的作品。本文通过对鲁迅作品的阅读,对鲁迅先生写作中的自我表现的描写手法和摹仿现实的情况进行初步的探讨。【关键字】鲁迅作品 自我表现 摹仿现实
一、关于鲁迅的介绍 鲁迅,原姓周,名树人,字豫才。1881年鲁迅先生出生于没落封建家庭,13岁后因为家道衰落而生活更显艰难。鲁迅对于童年时代的纯真生活里有着许多温馨、美好的体验,这些体验在《呐喊》、《彷徨》、《野草》和《朝花夕拾》等文集中进行了追忆。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是鲁迅家道中落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其家族所表现出来的丑陋而险恶的东西,以及他人给予卑视和轻蔑,给鲁迅童年、少年时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也给他的性格注入的坚强、坚韧和反叛。1898到1902年间,鲁迅在南京新式学堂开始对自然科学技术的学习,在维新思潮影响下,接受了进化理论,吸收承认了主张社会变革的政治思想,开始对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