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3056
浅论《西厢记》的语言艺术特色 〔摘要〕文人的作品因自身所处的时代不同而各具特色,他们的作品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他们所处时代的艺术气象和风范。元代戏剧大师王实甫的《西厢记》为了宣扬“园圃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这一主题,运用各种艺术手段,使作品形成了所谓“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本论文从以下五个方面对《西厢记》语言特色进行简单分析讨论:一、诗情画意的语言;二、化用唐诗、宋词中的语言;三、吸收民间口语俗语;四、借助夸张、对比,刻画人物心理;五、运用丰富的修辞技巧;六、有着严格韵律限制。 〔关键词〕艺术 语言 特色 戏剧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戏剧的生命之所在。《西厢记》的语言,一向受到人们的称赞。徐复称赞它“字字当行,言言本色,可谓南北之冠”。所谓的“当行”,是指《西厢记》的语言符合戏剧的特点,能和表演结合,具有丰富的动作性。《西厢记》的语言具有非常鲜明的个性化特点。即使是唱词,作者也考虑到人物身份、地位、品格不同,使之呈现不同的风格。张生的文雅,郑恒的鄙俗,莺莺的婉媚,红娘的泼辣,无不具有独特的色彩。综观《西厢记》全剧语言的艺术成就,最突出的是把典雅的文学语言与白描性的白话口语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下一种既文采华丽,又朴实淡雅的风格。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