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4672
试论猪八戒形象的多重性 [摘 要]唐太宗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著名高僧玄奘的传奇经历开始在民间流传。明嘉靖年间,具有浓郁象征意味的百回本神怪小说《西游记》问世。猪八戒是作者吴承恩在这部小说里着力塑造和完美阐释的重要角色之一,其形象具有喜剧性、“三重性”(即神性、猪性、人性)和矛盾性。 [关键词]猪八戒 形象 喜剧性 三重性 矛盾性 猪八戒是作者吴承恩在小说《西游记》里着力塑造和完美阐释的一个重要人物角色。猪八戒从名字到相貌,从语言到行动,从兵器到变化,无一不充满喜剧色彩。猪八戒既有神的超强本领,又有猪的贪吃贪睡习性和普通人的贪财贪色特性,是神、猪、人的统一体。本文试就小说《西游记》中猪八戒形象的喜剧性、三重性和矛盾性,谈点粗浅的体会。 一、猪八戒形象的喜剧性喜剧是笑的艺术,喜剧中的美是间接被肯定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写道:“喜剧是对于比较坏的人的模仿,然而‘坏’不是指一切恶而言,而是指丑而言,其中一种是滑稽。滑稽的事物是某种错误或丑陋,不致引起痛苦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