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3151
读《为奴隶的母亲》
[摘 要] 在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女性有着不同的地位和人生。这个为奴隶的母亲,她的人生是悲惨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的女性地位和男人是平等的。
[关键词] 中国革命文学 典当 封建制度 一、作者的生平 柔石,原名平复,姓赵。于1901年出生于浙江省台州市宁海县的市门头,他家的前几代都是读书的,到了他的父亲,家景已经不是很好,只好去经营小小的商业,所以直到他十岁,才能勉强的上了个小学。1917年柔石赴杭州,上了第一师范学校,在学校时为杭州晨光社的一员,从事新文学运动。毕业后,在慈溪等处一边做小学教师,一边从事自己喜爱的创作。在宁波出版了短片小说集《疯人》,是他作品的开始。五四运动的前一年,柔石考入浙江一师这是一所具有浓厚的文艺气氛的学校,也是东南新文化运动的中心。这里除了有音乐书画无一不精的弘一大师李叔外,还有新文学名家朱自清,俞平伯等。在浙江一师,柔石表现了多方面的艺术才能,他带领大家纷纷的加入晨光文学社,湖畔诗人冯雪峰,汪静之等此时都是晨光的社友。 五四运动对柔石的影响很大,但他却没有过多的参加学生运动,以为当时他是相信教育救国的理论的。1926年秋开始,柔石投入了家乡的教育事业。他先后在临海,镇海等地任教。 1931年2月7日,年轻的,有才华的革命作家柔石,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他是用自己的鲜血,写下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历史的第一页。”柔石的创作活动开始于五四运动后不久的1923年,绝大部分作品都是参加左联和加入中国共产党前写作的。柔石遗留的作品不是很多,但是他却给中国革命文学增添了光彩,是新文学史上值得我们认真加以研究,继承的珍贵材料。鲁迅先生对柔石有着特别的喜爱和器重,他说过;“那时我在上海,也有一个唯一的不但敢于随便谈笑,而且还敢于托他办点私事的人。那就是柔石。”在鲁迅的关怀和帮助下,柔石的创作进入了黄金季节,他的代表作《二月》,《为奴隶的母亲》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