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3340
浅谈杜甫诗歌的思想性[摘要]作为唐代乃至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诗人,杜甫的诗歌关心国运,能够最全面、最深刻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时代。同时,作为一个时代的歌手,杜甫的伟大之处,表现在他所具有的那种一贯同情人民的苦难,最全面、最深刻地反映民生的思想感情。此外,杜甫在诗中还详尽叙述了自身的种种经历、遭遇和感受。[关键词]杜甫 思想性 时代特征
杜甫作为中原诗人,一生大部分是在忧伤和痛苦中度过的。他的诗真实地反映着唐代封建社会由极盛走向大衰这一历史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景象。他的笔锋一直伸向最高统治者,达到了中国诗歌史现实主义最高峰。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政治诗人。他的诗现有1400多首,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经历,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关心时事,关心国家大计,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被后代称作“诗史”。但杜甫并非客观地叙事,以诗写历史,而是在深刻、广泛反映现实的同时,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段表达自己的主观感情的。杜甫的诗歌思想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理解。 一、关心国运,最全面、最深刻地反映时代特征在安史乱前,敏感的诗人就为祖国的命运忧虑了,《兵车行》描写的穷兵黩武,《丽人行》描写的权贵腐化,《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所描写的贫富对立,都可以视为揭示安史之乱爆发的社会原因。安史之乱爆发后。诗在杜甫的手里,不仅是抒发感情摹写物象的工具,而且也是干预时事,指责国政乃至评论军事策略的手段。如在《塞芦子》中,他为芦子关的疏于防守深感焦虑,指出它在军事上的利害得失;在《悲青板》中,他殷切地希望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