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2830
小论《论语》中的“义”[摘要]孔子的思想体系之中存在着许多元素,这些元素将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外化,使它趋于完备。这些元素有些是附丽于人的思想、来自人的天性的,有的则是服务于其思想核心的通途与手段。它们的内涵有所区别,它们的角色也不尽相同。本文试图对这中间的一个元素——义有所发挥,对它的内涵、核心意义以及其鲜明特征等问题做一些自我的阐述。[关键词]:义、宜、关系、礼 一 义在论语中一共出现了二十四次,通过对这些用例的分析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义并没有被给予一个明确的定义,它与孔子整个思想体系中的很多元素都有极为密切的关联。如: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不必一一列举。这些例子似乎暗示着这样一个事实:义具有广泛的功能,具有普遍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