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3970
浅论岑参与高适边塞诗的异同[摘 要] 岑参和高适所处的时代背景基本相同,这使他们的诗都具有相同的特点:表达出了慷慨赴边的豪迈气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出悲壮的意境。在这些总的特征下又分别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高适的边塞诗思想深刻,诗歌雄浑悲壮,用词朴实无华;岑参的边塞诗展示了神话般的奇异世界,极富浪漫主义色彩,雄浑悲壮中显得雄放、洒脱,语言上灵活多变,富于创新。两位诗人都为唐诗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关键词] 高适 岑参 边塞诗 异同
人们常说“唐诗宋词汉文章”,唐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千百年来放射出璀璨的光芒。在唐代众多的诗歌题材中,边塞诗多反映边塞军旅生活和边塞风光,以其高昂的格调、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和新奇独特的艺术形象流传于世,经久不衰。高适、岑参就是边塞诗人中的杰出代表。 高适(702—765年)和岑参(715—770年)所处的时代背景基本相同,其边塞诗都带有时代的烙印。他们的出身、经历和生活体验也都相似,从而使他们在创作上具有相同的特点。 表达出了慷慨赴边,以身报国的豪迈气概 高适、岑参的边塞诗中始终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都体现出诗人朝气蓬勃、不畏艰苦、勇往直前的健康心态。如高适在诗中写道:“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边尘满北溟,虏骑正南驱,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长策须当用,男儿莫顾身”。岑参也反复吟咏:“丈夫三十不富贵,安能终是守笔砚”,“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