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4122
论余华小说的艺术特色[摘要]余华作品多以他特殊时代的冷静笔法来表达极度生存状态下的人生,因而形成了自己极其鲜明、独特的艺术特色,构筑了自己独有的艺术世界。本文以余华后期小说作品《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等为主进行分析,将余华小说的艺术特色概括为四个方面:冷酷描写中透出作者的人道主义关怀;主题重复中产生巨大的叙事力量;调侃式的灰色笔调深入地剖析时代、社会、人生及人物的对话和语言的特色鲜明。[关键词] 余华 小说 艺术特色 余华,1960年4月3日出生于浙江杭州,1984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十八岁出门远行》、《现实一种》、《难逃劫数》、《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等。其作品近年已被译成英文、德文、西班牙文、韩文、日文等在国外出版,受到海外读者的欢迎。余华作品以他特殊时代的冷静笔法来表达极度生存状态下的人生,形成了自己极其鲜明的艺术特色,构筑了自己独有的艺术世界,让人读后印象深刻。 冷酷描写中透出作者的人道主义关怀 冷酷描写在余华早期小说作品中主要表现为暴力和死亡,特别是《一九八六年》、《现实一种》、《难逃劫数》等小说,无一不是以表现暴力和死亡为其突出特征。正如余华自己所说:“暴力因为其形式充满激情,它的力量来源于内心的渴望,所以它使我纸醉神迷。”①仔细品味余华早期的小说中对暴力和死亡的表现,虽表面让人感觉冷酷、残忍无比,就如他自己一直不能忘怀的那句话:“血管里流淌的不是血,而是冰碴子”, ②但这其中却不乏作者对人之生存状态的悲悯和关怀,可以说冷酷的语言外壳下隐含着作者内热的“痛心”。其最终的精神意义是体现了一种以人为终极关怀的现代人道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