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4732
论《狂人日记》 中的“狂人”形象[摘要]《狂人日记》记录了“狂人”的心理活动和精神状态,“狂人”是一个患有迫害狂恐惧症的“狂人”。他其实是一个象征性的形象,不能单纯从医学的角度去分析他。狂人身上有“狂与不狂”的两重性特征,“狂”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言行、思维逻辑上,具有精神病人的某些特征,同时又具有对世俗和传统的反抗。“不狂”在于其拥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思想认识,他说出了当时的社会大众所不敢说或者没有说出的骇人听闻的话语。所以狂人的实质是一个敢于向传统挑战的已经觉悟的知识分子、民主主义者形象。通过狂人能剖析鲁迅对封建传统礼教的深刻揭露。[关键词]狂人 形象 心理活动 精神状态 象征性 两重性 实质
《狂人日记》写于一九一八年四月,是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真正的现代白话小说,在近代中国的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全文由13则日记组成,记录了“狂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向世人揭露了封建主义的“吃人”本质,表现出彻底的反封建战斗精神,在艺术上运用了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