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4256
浅议官渡之战【摘 要】官渡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制强的战争。也是奠定曹操霸业的重要决战。本文主图通过曹操跟袁绍在官渡长达半年的决战,对袁绍的“强”、曹操的“弱”作出探讨,总结袁绍“强”却失败的原因,曹操“弱”而取胜的意义。【关键词】背景 白马坡 以退为进、贵在坚持 乌巢劫粮 用人 东汉末年爆发黄巾农民起义,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割据一方、实力强大的豪强,他们彼此为了各自利益又重新混战。建安四年(199年)夏,中国北方大致形成了袁绍与曹操两大军事集团。当时袁绍拥兵数十万,占据了黄河以北的冀、幽、青、并四州之地,非常强大。建安元年,曹操首先把汉献帝挟持到许昌,形成“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取得了政治上的优势,同时还占领了黄河以南的衮、豫、徐等州郡,曹操本来就野心勃勃,当然不甘示弱,从而与袁绍形成沿黄河下游南北对峙的局面。袁绍的兵力在当时远远胜过曹操,而且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地位,自然也不甘任曹操的摆布,他决心同曹操一决死战。但曹操只有数万兵马,所处的地理位置又易攻难守,且为敌众多。总体说来,作战形势袁优于曹。终于在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10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昌,官渡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