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3187
唐诗中柳意象探析[摘要]柳树在我国分布很广,很早就与古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唐诗中的柳意象是诗人对前代文学中柳意象的继承和发展,是前代和当时人们文化心理的缩影,解读它,可以了解古人安土重迁,离别相思,伤己怀古等诸多复杂情感世界。[关键词] 柳 意象 安土重迁 文化心理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泱泱大国,诗歌是最早产生的文学样式之一,并且得到了最为充分的发展,唐朝是诗歌的繁荣时期,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众多的诗人创作出大量诗歌,广阔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大扩展了诗的境界。唐诗意境开阔,意象丰富,风格多样,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如果说《诗经》比较稚拙的话,那么汉乐府的五言似乎还很粗糙,魏晋南北朝,山水田园诗开始初露风采,而到了唐朝,古典诗歌才达到了高峰。唐诗之所以兴盛,前代的积淀无疑是最重要的原因。语言技巧的成熟;抒情手法的精美;音韵格律的规范;都为唐诗的辉煌准备了充要的前提条件。特别唐前的各个时代为唐诗准备了丰富的意象,使唐诗更加蕴籍含蓄而富有韵致。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意象在唐诗中运用十分广泛,“风、云、雨、雪、日、月、星、霞、花、木、水、鸟”等都是唐诗中随处可见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