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3810
“忧在天下”话诗圣 [摘要] 在唐朝这个诗歌的鼎盛时代,只有杜甫做到了既反映那个时代的民生疾苦等广阔的社会现实,又闪烁着理想的光辉,达到了元结所说的上继“风雅”高度。在他的诗歌中,处处呈现出对劳动人民的关怀,体现人民性的深广和真挚,正是这种“怜民”的爱国主义思想,将其诗歌作品的现实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现实主义高度。 [关键词] 杜甫 儒家仁爱精神 诗作 杜甫具有以儒家精神为底蕴的伟大人格和丈夫气概,他对自己的理想抱有坚定的信念,任何挫折和打击都不能使他完全放弃自己的信念。杜甫的一生,可以说是穷愁潦倒之极,但他“忧在天下,而不为一己得失”[ 黄彻《碧溪诗话》卷一]。他主动承担起人间的一切苦难和忧患。 在唐朝这个诗歌的鼎盛时代,只有杜甫做到了既反映那个时代的民生疾苦等广阔的社会现实,又闪烁着理想的光辉,达到了元结所说的上继“风雅”高度。在他的诗歌中,处处呈现出对劳动人民的关怀,体现人民性的深广和真挚,正是这种“怜民”的爱国主义思想,将其诗歌作品的现实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现实主义高度。 一、“忧在天下”之成因 家庭和社会大时代是造就伟大人物的必要因素,杜甫亦是如此,他“奉儒守官”家庭背景和传统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是用他的一个生命,用他一生的实践行为,来丰富充实着儒家的内涵。杜甫的一生,呈现出由一家之苦难而关切天下人民之苦难,超越一己一家之苦难而担忧天下人民之苦难的境界。 1、家庭传统与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