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4818
觉醒者的呐喊——《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形象[摘要]“狂人”形象一直是近现代文学评论家竟相争论的焦点,“狂人”以疯子的形象出现,却能带给人们深刻的思考,他把几千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的历史痛斥为“吃人”的历史。“狂人”是一个觉醒者,他提醒世人,在疾呼,在呐喊:“从来如此,便对么?”“救救孩子”。“狂人”更是一个反封建斗士,他对青年人和大哥进行劝告:“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尽管无效,但精神可嘉。可以说,“狂人”形象唤醒了中国人沉睡的灵魂,激发国人摆脱懦弱无能的个性,让中国这头睡狮大发雄威。[关键词]“狂人”、觉醒者、反封建斗士、呐喊[正文]《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5月的《新青年》,它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小说。小说发表时,正值“五·四”运动前夜。由于辛亥革命的半途而废,革命的一些基本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反而暴露得更加明显了。广大的农民依然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封建阶级依然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特别是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使社会的各种矛盾更加复杂尖锐。在这种形势下,鲁迅以他锐敏的思想和犀利的笔触,对封建制度及其上层建筑表示了彻底的反抗。小说《狂人日记》是投向封建礼教的一颗重磅炸弹,也是向世人提供的一副清醒剂。《狂人日记》凝聚了鲁迅从童年时起到当时为止的全部痛苦的人生体验和对于中华民族命运的全部痛苦思索,它把作者积于胸中的苦闷、压抑通过“狂人”形象,喷发出来。它是一个觉醒者,在呼唤,在呐喊,用他那被侮辱被损害的战斗的声音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是个吃人的制度,必须彻底摧毁!“狂人”形象包含以下几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