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5396
浅析猪八戒的形象
[摘要] 本文通过对猪八戒形象的再探索,来对他所代表的我国封建社会晚期的由农民向市民过渡的这个形象,进行一个初步的认识。从人文主义的角度审视猪八戒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形象,他平民化的性格表达了普通大众的世俗愿望和人生欲求,也表现出了平民人物的性格弱点。他较少地受道德理念的羁勒而更多地表现人的生存本能。在当代社会意识及文化语境中,它表征着在神权和政权意识上对神圣崇高意义的消解、在人性角度上对个体自然人性的呼唤。
[关键词] 猪八戒 形象 人文视觉 思想意蕴 审美意蕴
一、人们对猪八戒形象的传统研究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无疑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前人对该书的研究颇多。在《西游记》中塑造的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中,最能吸引人眼球的莫过于师徒四人中的大师兄孙悟空了,其他的三个人物也就没有孙悟空那么吸引大众的目光了。猪八戒在大家的头脑中似乎只是笑料而已,人们对于猪八戒研究往往只从文学方面、民俗学方面去分析,而对于这个形象的社会意义缺少应有的关注。在《西游记》中,猪八戒所蕴含的社会意义丝毫也不比孙悟空差,甚至在某些方面远远地超过了他的大师兄。很可惜人们在探讨这个形象时,往往多了些因循,少了些创新。传统的观点多认为,猪八戒这个形象是我国封建社会小生产者的典型代表,是依着农民的模子刻画出来的,在他的身上有着农民的一切缺点和优点。到了今天持这种观点的人仍比比皆是,现简略摘要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