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5522
论《青春之歌》中青年知识分子形象 [摘要]:杨沫的《青春之歌》是一曲歌颂党,歌颂革命青春的赞歌。它成功塑造了以林道静为主的各种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反映了历史的真实。小说通过知识分子阶层的群像塑造,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关系的变化,表明了青年知识分子只有走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道路,把个人命运同国家命运结合在一起,才是正确的道路。
[关键词]:《青春之歌》 革命 知识分子 林道静
杨沫的《青春之歌》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学生运动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于1958年出版。小说问世后,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的热烈欢迎。 《青春之歌》描写了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一二.九”运动期间,以北平为中心的学生运动。这一时期,我国的政治局势、阶级关系开始发生变化,民族矛盾上升。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不抵抗主义”引起各阶层人民的不满,造成全国范围的抗日反蒋救亡运动。此时,青年学生始终站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最前列,很多在国民党黑暗统治下彷徨、探索、个人奋斗的知识分子,都在这新的历史时期觉醒,跟着坚决抗日救国的中国共产党,走上了革命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