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6172
论辛弃疾词的爱国主义精神
[摘 要]以“有心雄泰华,无意巧玲珑”的英姿崛起于南宋词坛的辛弃疾,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爱国主义者。他从小就受到民族意识与爱国思想的教育,立志恢复失地,报效祖国。自中原失陷以来,表现对于民族耻辱的悲愤,抒发报国热情,已经成为文学的中心主题,辛弃疾的词在其中仍然有一种卓尔不群的光彩。它的词一方面表现他的“整顿乾坤”的急切愿望与祖国依然关河破碎、宝刀无所用的冷酷现实的矛盾,另一方面还表现在对整顿乾坤的“明主”的渴望上,再有就是表现在对南宋君臣偷安宴乐的讽喻和揭露中。那种矢志不二的爱国之情志永远激励着后人。
[关键词]辛弃疾 爱国主义 矢志不二 以“有心雄泰华,无意巧玲珑”的英姿崛起于南宋词坛的辛弃疾,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当时,以辛弃疾为核心曾经出现一大批以抒写爱国思想为主的豪放词人。这位创辟一代词风的大词人,在他的《稼轩长短句》中,处处强烈地表露着对“算整顿乾坤终有时”①的执着追求以及“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取东家种树书”(《鹧鸪天》)的壮志难酬的悲慨。辛弃疾在其著名的政论《九议》中说到:“论天下之事者主乎气”。“气”就是一种精神,就是慷慨英壮的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他的词作所表现的“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江神子》)的“稼轩风”②,正是“临卒大呼杀贼数声而止③”的英雄气在艺术上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