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6306
浅谈刘备的文学形象
〔摘要〕刘备是中国老百姓中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关于其仁义、忠厚、有情有义的事迹也一直都是老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刘备,做为《三国演义》极力推崇和褒扬的封建理想君主的化身,作者罗贯中在塑造和刻画时可以说是不遗余力,这也使得刘备成为《三国演义》中继曹操、诸葛亮、关羽之后最为出彩的人物形象之一。综观中国小说史,在众多的国君形象,尤其是开国之君形象中,《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形象不仅是前所未有的,而且是后来绝大多数同类形象难以企及的。因此,尽管他还不是充分典型化的,但仍是一个比较成功的、独具特色的艺术形象。〔
关键词〕刘备 仁爱明君 《三国演义》
纵观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史,能像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开国之君刘备那样在民间具有巨大影响的偏居一隅的皇帝,可说是凤毛麟角乃至绝无仅有,其知名度甚至超过了将封建社会推向了极盛顶峰的唐太宗李世民。究其原因,历届封建统治阶级将其作为阶级理论宣传样板是个重要因素。历史虽然无法重演,但像刘备这样的封建仁君客观上可能存在吗?当然不可能! 客观历史上虽不存在,但饱含个人情感色彩的艺术形象却可以在作家的笔下生成并影响读者。作家是艺术形象之母,艺术形象又必然是作家的精神之子。刘备这个仁义君王的形象,就正是作者饱含感情,运用生花妙笔,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