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3732
论《西望茅草地》的现实意义 [摘 要] 《西望茅草地》回忆了青年支农支边时期“我”在农村度过的一段难忘时光,从场长张种田欢迎支边青年开始写,一直到场长偷偷目送支边青年,以表现场长性格为主线,“我”与小雨的恋爱悲剧为辅线,把文学从政治的附庸中挽救出来,爱情与创业在这里不再互相矛盾,人性的发掘与现实的批判更为深刻。作者试着写出生活的复杂和人物的多面,在作者的心中,相对主义的东西越来越多,绝对主义的东西越来越少;否定的东西越来越多,肯定的东西越来越少。社会如何造就张场长这种特殊的性格并酿就他悲剧的命运,使读者在思索中寻求人与社会发展的平衡。
[关键词] 发展 矛盾 冲突 反思
文革结束后,随着人们对历史的思考不断深入,人们发现曾经被神化的东西,如体制上的“苏联模式”和经济上的平均主义,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观念、哲学观念、伦理道德等等,正是导致一些悲剧产生的根源,于是,如何改革,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如何在思想领域里全面适应新时期社会主义发展的大转折,大飞跃,成为作家迫在眉睫的必须思考的问题,于是人们把视野扩展到建国以来走过的艰难历程。韩少功的《西望茅草地》表明作家对于文革现实的思考已经更深了一步,认识到了事物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不再以单一的政治视角去看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