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4878
朦胧诗的语言艺术特点 【摘要】“朦胧诗”通过意象组合,富于运动感的节奏,朦胧的画面,立体的构图,隐喻象征的手法,深入地揭示了诗人自我内心的隐秘和情感世界。“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它不应被看作是一个诗歌流派,而应被看作是一种文学思潮。朦胧诗人从自我精神的活性出发,寻找了朦胧诗语言独特的表现方式,他们真诚的灵魂养育了朦胧诗语言的艺术特点:即语言的不直白性——通过相应的物象来引喻本意的素材,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意境”;它的语言以意象为诗歌的基本语言使诗歌的语言产生了凝练美;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力,使诗的语言形象、含蓄、朦胧。 【关键词】朦胧诗 语言艺术 艺术特点 “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 其代表人物有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等。“朦胧诗”则是指属于这一思潮的一类诗歌作品,它侧重描述的是这类诗歌作品的艺术特色。我国当代人本主义文学思潮是新诗潮而得以产生的,“朦胧诗”是它的第一批文学作品。因此,“朦胧诗”不应被看作是一个诗歌流派,而应被看作是一种文学思潮。在“朦胧诗”登上历史舞台之际,就有了新诗潮诗歌运动,从六、七十年代的地下创作,到70年代末“朦胧诗”的公开发表,再到80年代初引发出的声势浩大的关于“朦胧诗”的论争,便体现了这一运动的发展轨迹。朦胧诗作为新诗潮,它的语言具有以下一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