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4729
论张爱玲对新文化启蒙思想的赓续
[内容提要]中国五四的新文化运动,张扬“人间本位主义”(周作人语),释放人性。这样的人性和人道主义思想到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虽然经受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救亡运动的冲击,但已经形成了一种社会共识。中国新文学进入三十年代,现代主义经过早年的鲁迅,后来的李金发,再后来的新感觉派的创作已经走向成熟。而现代主义显然较之于五四时期的现实主义文学,更倾向于对人的“灵魂的深”的挖掘。“生在中国,活在台湾,死在美国”的女作家张爱玲,生于二十年代,成名于四十年代,五四的精神营养对她的浇灌自在情理之中。 “五四”时代的“人的觉醒”和对个体生命价值的重视的新文化语境在张爱玲的思想里根深蒂固。张爱玲的创作延伸着“五四”时代对个体关注的情怀。
[关键词]张爱玲 五四新文化 国民性 审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