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5260
浅谈李煜后期词中的悲剧意识
[摘 要]:特殊的命运和特殊的性格特征使得李煜的词有明显的风格上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前期作品以游乐为主,而亡国之变这一悲惨经历之后,李煜的作品便更多的对人生进行剖析。给人凄婉,无奈及失落之感。但正是这发人深省的后期词作更可谓是文学史上的瑰宝。所本文重点剖析他后期作品中的悲剧意识。 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描述李煜的悲剧性的命运和他多愁善感的性格,因为这些正是造成他风格转变的主要原因。第二部分对其前后期作品简单的比较以更好的体会这种风格的变化。第三部分从四方面重点论述这种变化的体现,最后结语说明其文学上的地位。
[关键字]:悲剧命运 风格变化 悲剧意识
李煜是南唐的最后一位皇帝。作为皇帝他也许并不成功,但却留下“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悲壮的绝唱。读李煜词,我们会发现他留下的30余首小词表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 前期作品也许不足品评。但后期作品则有着较高程度的艺术表现。那种悲剧,伤感意识与其说是艺术美,不如说那是他的真切的生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