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5348
浅析陶渊明诗歌意象
[摘 要]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田园诗人,开创了田园文学这一文学潮流,被尊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在其诗作中,意象的运用很频繁。本文对部分陶诗进行诠释,通过对菊和酒等意象的研究,探究诗人的人生态度及高尚气节。
[关键词] 陶渊明 菊 酒 意象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有《陶渊明集》。陶氏为东晋元勋之后,地位虽不如南下名族高贵,也是浔阳的大族。只是陶渊明这一支,因他年幼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便日渐败落。陶渊明所生活的东晋末年社会政治腐败,各处矛盾异常尖锐,农民起义爆发,统治阶级内部的篡夺,和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矛盾闹得国无宁日。这样的家世和社会背景,对陶渊明一生的思想、生活和创作,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他的一生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二十九岁之前,为家居读书时期。从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即归隐。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地位不高的官职,处于时隐时仕时期。义熙元年(405)陶渊明四十一岁,再次出为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脱离了官场,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直至六十三岁时贫病交加而下世,这期间都处于隐居生活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