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9162
论新边塞诗与盛唐边塞诗
[摘 要] 盛唐边塞诗指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盛唐边塞诗派诗人群创作的边塞诗。新边塞诗指本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以来的一批诗人,继承古代边塞诗尤其是盛唐边塞诗的传统,用现代汉语创作的再现和表现西北边塞生活题材而又具有边塞气质和风骨的白话自由诗。本文从时代地域和诗人诗风等方面,将新边塞诗与盛唐边塞诗进行比较,并进一步探讨新边塞诗与盛唐边塞诗之间的继承与突破超越的关系。
[关键词] 边塞诗 新边塞诗
唐代边塞诗派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有其必然性。同时,它的形成经历了较长时间的酝酿,早在边塞诗派出现之前,不少文人已经创作出数量可观且远胜于前代的边塞诗,像骆宾王,陈之昂等。但唐代边塞诗派的真正形成却是在盛唐时期。盛唐边塞诗的内涵是丰富的,风格也不尽相同。高适,岑参的作品作为盛唐边塞诗的代表,其基本特征是表现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险的乐观精神,具有豪迈雄壮的风格。但他们在共同的风格下,又表现出各自的特点。高诗多夹叙夹议,直抒胸意,岑诗则长于描写,多寓情于景;高诗浑朴质实,岑 诗瑰奇峭拔;高诗豪迈中给人以深沉之感,岑诗雄壮里有俊逸的一面;在接受文学遗产的影响方面,高诗直追汉魏的特点比较明显,岑诗则较多地融会了六朝以来近体诗的成就。从地域文学角度来看,高适的边塞诗是北方文学的代表,岑参的边塞诗则体现了南北文风的交融和鲜明的西部文学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