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8000
美与丑的距离 ——试论《巴黎圣母院》的对照原则[提 要]雨果(1802—1885)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1827年他发表《〈克伦威尔〉序言》,提出浪漫主义文艺美学著名的对照原则。《巴黎圣母院》是雨果运用对照原则创作的艺术典范。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巴黎圣母院》对照原则的运用,尤其详细分析了小说人物形象的对照,并就对照艺术的美学价值进行了探讨。指出:雨果的对照原则,与极度的夸张联系紧密,它区别于一般创作中的对比、烘托的手法,是在破除古典主义的艺术规范的过程中创建起来的新主张,是浪漫主义新文学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 美 丑 对照
《巴黎圣母院》描写了15世纪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在情欲支配下,疯狂地追逐、残酷地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最后把她送上绞架的故事。这是雨果创作的第一部、也是浪漫主义色彩最浓的长篇小说。作品小说深刻揭露和控诉了天主教会的罪恶和封建暴政的黑暗,突出表达了反封建的主题。同时,《巴黎圣母院》又是雨果浪漫主义艺术对照原则运用得最全面、最奇特、最鲜明、最成功的一部小说。在这部小说中,对照的艺术原则已渗透一切领域,构成了整个作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