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4044
谈巴金《随想录》的反思意识
[摘要]巴金写《随想录》的出发点非常明确,就是对“文化大革命”做出个人的反省,从而揭穿那一场惊心动魄的大骗局,让后人不再遭受类似灾难。他在《随想录》中,既真实地记录了文革给他的家人以及朋友带来的摧残,又真实地表达了他因奴隶意识造成不负责任的所作所为而后悔的心情,且阐明了他理性批判的精神和上下求索的胆识。我认为,他从自我、文革和西方文化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让人们从中吸取教训,得到启迪。可以说,整整一部《随想录》是巴金老人用纸和笔建立的一座个人的文革的博物馆。
[关键词]巴金 随想录 反思 文化心态 1986年6月,《随想录》五集结稿前两个月,巴金在为合订本所写的《新记》中说,写完《随想录》,讲出了真话,“我可以心安理得地离开人世了”。这磊落的表白,蕴含着作家坦然的心意:他把这部虽有一百五十篇.四十余万字,却耗时七年零九个月的随笔集,看作自己暮年的完成.是的,这本用颤抖的手镌刻、用滚烫的心熔铸的书,不是一本普通书,巴金以完成了自己对十年“文革”浩劫的反思,完成了对一生为人为文的自审,完成了为新时期文学导向的使命,也完成了对自己文学道路的最后建造。我以为他所完成的是一项艰辛而宏阔的工程,这样的完成勘称为一个伟大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