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10433
行在皈依-解读史铁生作品中的人生哲学 [摘要]80年代后,史铁生的作品大多反映出他对人生的思考,其文含有较浓厚的哲学意蕴。统观其作品,主要有四方面的问题是他一直在思考着的:过程说,欲望,爱愿和神性。一方面,欲望的永恒要求人类注重过程才能对付绝境,而在过程中,必须以爱愿的方式救赎;另一方面,史铁生的信仰方式显示出了神性的存在,而人类只要注重于“行”的过程更能体现精神超脱。
[关键词] 目的 过程说 欲望 爱愿 此岸 彼岸
史铁生,出生于50年代初,在21岁的黄金岁月丧失了双腿,一方面他必须从此忍受残疾给他带来的病痛。另一方面坐轮椅的日子让他有了更多的思考空间,使他莽莽撞撞地走上了写作这条路,从此与笔打交道。从最初的描写知青上山下乡活动到残疾人的生存危机,从人与社会扩展到全人类的精神层面。他以毕生之力捍卫了个体生命的尊严和自由,其作品充满对生命的追问和思考,耐人寻味。在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的授词上写到:“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了残疾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寻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由此看出,史铁生的作品已经同他的心灵结合在了一起,其作品更是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而有四个方面的问题是他一直在关注着的:过程,原罪,爱愿,神性。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分别阐释史铁生独特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