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8288
当前校外托管教育的发展 [内容提要]:校外教育是校内外教育的连接点,是家庭、学校、社区教育的结合点。最早是在18世纪于欧美国家中出现的。目前,随着各国经济和教育的发展,这种教育形式已经在世界各地特别是发达国家中蓬勃发展起来。本文要谈论的就是社会教育的一种新型服务机构——校外托管。校外托管主要负责儿童和青少年安全接送、科学营养餐、学习辅导、行为习惯的培养。本文结合中山市港口文博校外托管中心的管理实践,谈谈在新时期下如何做好校外托管服务工作,特别是政府部门应该加强管理、规化托管机构,更应该把托管纳入民办教育事业来管理。[关键词]:校外托管教育 发展 问题 对策 挑战
校外托管教育机构的产生背景
实质上,校外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但它在学校以外的广阔时间和空间里,学生通过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少年宫、校外活动中心、校外托管中心等)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科学技术活动、公益劳动、社会服务、文化娱乐活动、体育活动,以及个人的课外读写、栽花种草、自我服务等等所接受的教育。这种教育在学校教育各科教学大纲范围之外。它的教育对象是儿童和青少年。它的总目标包括校外教育的总目标和具体培养目标。它的教育总目标是与学校教育总目标一致的,就是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个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它的具体培养目标,一是侧重学生的个性品质的培养,关注学生在科技、文艺、体育等方面的兴趣和才能的发展;二是寓品德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注重学生的道德情感的升华和道德行为的塑造;三是强调教育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活动的设置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四是关注学生的闲暇生活,将教育与娱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它的教育内容是思想品德、科学技术的普及教育、体育运动、文化艺术、游戏娱乐、劳动与社会实践等教育。它的实质是注重人的个性品质培养的社会活动。综上所述,校外教育是指在正规学校教育之外,由校外教育机构和各种社会教育团体,在学校教育计划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双休日、节日、寒暑假及其他课余时间),对中小学生进行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旨在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发展的充满生活情趣的教育。 当今社会随着大都市城市的快速发展,家庭劳动社会化是当今的发展趋势,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家长越来越忙,上班族的下班时间与学生放学时间相冲突,孩子放学后,没下班的父母实在难以安心——谁来接孩子回家?谁来辅导作业?孩子饿了怎么办?孩子贪玩怎么办?这一时间段学生无人照顾是家长担心的主要问题;生意人老板为忙于社会残酷的竞争,对孩子的照顾和培养无暇顾及;爷爷奶奶的年迈以及知识的缺乏对孩子照看有心而无力。教育理念的飞速更新使父母的知识结构与教育理念在很大程度上不适应学生的发展,并且错误的教育方式影响到亲子关系,而孩子与事业这两者是父母最为揪心的问题。学生校外托管行业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家庭解决了这一矛盾。 托管机构即在一些知名中小学旁边或附近开展的小学生安全接送、科学营养餐、学习辅导、行为习惯培养的一种新型校外教育服务机构。小学教师压力与学生家长压力相对较大,而现今教育部不允许教师在外私自办班,这对于校外托管来说便是一个契机。悄然出现的这种学生托管教育机构,表面上是“解决孩子放学以后的问题,实际就是解决学生的社会教育问题。近年来,学生托管教育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托管中心方便了家长,解决了一些家长的后顾之忧,使一些放学后无处可去的孩子有了“临时的家”。 二、 校外托管教育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21世纪校外教育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一是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一直崇尚和追求全面素质的提高;党和国家把素质教育摆到提高全民素质中心环节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有利于营造一个全党全社会都来支持校外教育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在校外教育活动中实施素质教育必将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二是实施素质教育为校外教育提供了更大的舞台。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从广义上讲,校外教育应该覆盖学校以外的各个方面,校外教育以整个社会为舞台,可以有更大的作为。特别是实施素质教育为校外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手段。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校外教育出现了全新的工作形态,社会上的各种有益的教育资源为校外教育提供丰富的载体和先进的教育手段。又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6]4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为校外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依据,为校外教育扫平了障碍,给足了发展机遇。但中央把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一历史使命不仅落在了各级人民政府肩上,也落在了校内、外教育者肩上。教育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拓宽育人渠道、充分利用学校、社会教育资源,共同加强青少年学生素质教育,提高全体青少年学生素质就成为当务之急,校外教育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三、当前校外托管教育机构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佛山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吕文华称,学校托管制度不完善给社会托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但目前还不能断定它是否是一种发展方向,因为现在托管中心没有规模化化,没有规范。托管理念是趋势性的,但托管中心能否代表后勤社会化的发展方向,关键看它自身的发展,如果发展得好,托管中心规模化、规范化了能安排一个学校甚至几个学校的学生,卫生、消防条件也达标了,那么就可以说它就代表了发展方向。 现有的托管班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由私人开办的托管班,一般设在学校周边的小区内;二是各类教育培训机构或家政公司兼营的托管班;三是个别学校和青少年活动机构,利用自有的场地,临时照看学生。按照托管时间的长短,可分为中午托管、下午托管、全日托管(中午和下午)和假期托管。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虽然大部分都不具备资质,却依然受到许多家长的热捧。 这些托管班存在的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一是许多托管班没有办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卫生许可证及环境消防验收,孩子们的人身安全和权益得不到保障。孩子吃的食品、给孩子做饭的人员身体状况都没有监督,食品安全得不到保证。不少托管班还负责辅导孩子的课程和作业,但老师的素质参差不齐,孩子的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二是受设施、器材等条件限制,小学生的安全存在潜在的危险性。有些托管班房间狭小,小学生活动空间受到限制,甚至学生的进进出出还影响到了左右邻居。三是由于多数托管班都设在居民密集的小区内,学生在院子里玩耍时产生的噪声、为小学生准备饭菜产生的油烟等,也影响了周围居民的生活。四是师生比例不合理,通常是1个托管教师需要照看15甚至20名低年级小学生,难免顾此失彼。一旦出现意外,从法律上说,家长只能找托管班主办者要求承担责任,而这些托管班大都是社会力量自行组建的,规模小,所能担负的赔偿能力极为有限。总的来说这些机构多数属于作坊式经营,配套设施不齐全、管理不到位、师资力量薄弱。目前没有部门管理、没有行业标准、导致托管行业无序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托管质量参差不齐。多数托管机构设施较差、管理人员无教师资格,根本不具备条件; (二)收费混乱无标准。托管服务没有标准,收费也比较混乱,托管的形式主要有午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