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5725
培养良好小学班风的方法
[摘 要]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班级也可视为一个小型的组织,组织文化具体是指组织全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群体意识、思维方式、工作作风、心理预期和群体归属感等群体意识的总称。 “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良好的班集体学风,更是小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熔炉,建设良好的班风对小学生的发展是剂强催化剂。如何为小学生班级群体培养和建设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群体意识,建设有效的班级激励机制,培养良好的学风和班风,是搞好小学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而又十分重要课题。
[关键词] 班风的内涵 建设方法和过程
一、班风的内涵 班风是一个班级特有的风貌,又称班级的风气。是班级中形成的在情绪、言论、行为、道德面貌等方面长期占主导地位的稳定的倾向。是一个班级建立在对自己、对别人和对集体的新生基础上得到集体舆论支持的集体成员的自觉行为。它通过班级成员的言行、风格、习惯、态度等表现出来。班风一经形成,便会成为一种约束力,反过来影响班级中的每一个成员。班风对外的班级的形象,对内它是一种氛围,一种无形的力量。
二、目前小学班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后进生的“破罐子破摔”的不良性绪。方法:针对后进生,进行引导教育,使其竖立起自信心。采取先进生与后进生“搭对子”。优势: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不足:学生年龄较小,对事情会产生“冷热病”,在一段时间内效果不显著。2、班干部被看成“叛徒”。方法:注意合理选择班干部,形成班风的骨干力量。优势:班干部是师生联系的情感纽带。是形成良好班风的骨干。老师不在的时候,班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做好表率,是学生学优秀的榜样,从而以德服人。方法:老师需要竖立班干部的威性,竖立班干部的榜样作用,让班干部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职责。从而消除学生对班干部的孤立及对视情绪。3、独生子女居多,主人翁意识不强,懒得动手。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能力,培养小学生的爱心,包容心。如:拜访、户外课堂、小义工、探访孤儿园,看护小动物等主题活动。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动手能力,增强主人翁意识。不足: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前期准备工作。需要学样及学长的支持与配合。
三、判断小学班风是否良好的标准1、优良的学风。 绝大多数同学喜欢学习,对追求知识表现出良好的动机,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不迷信权威,具有批判和创造性的学习意识。2、文明守纪之风。 绝大多数同学把文明礼貌作为个人风度、修养的重要方面;语言仪表和举止文明已经成为习惯,污言秽语、打架斗殴等恶习在班内被消除;绝大多数同学能遵守学生守则和纪律常规;自觉维护教学秩序;个别违纪现象能被及时制止。班主任在与不在都能遵守纪律,绝大多数学生能自觉履行责任和义务、有较强的自制力。3、正确舆论之风。 舆论是群体中占优势的言论或意见,即公众意见。“舆论盛,风之成”,班级正确舆论的形成是优良班风养成的基础。结合国内外的形势、任务,学校的规章制度,小学德育要求,“五爱”等进行舆论的正确导向。科学处理好班内的矛盾。要抓住主要矛盾引导学生进行议论、甚至争论,以有效化解矛盾。4、团结友爱之风。 和谐的人际关性,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学生之间能相互关心,能团结人、同情人、帮助人、尊重人、信任人、容让人、原谅人、不搞小圈子等。学校实施各项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班级,班级是学生在校接受教育,进行活动及人际交往的基本群体。培养学生的集体感、荣誉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的心理品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5、集体主义思想之风。 有主人翁责任感,个人荣辱与集体荣辱息息相关,集体和自己相互需要。增强集体的荣誉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懂得什么是集体,懂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正确认识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和作用,认清自己对个体的责任和义务,从而自觉地关心集体、爱护集体,并把自己的言行与集体荣誉联系起来,把自己融合于集体之中,最终把集体目标内化为个体目标。6、良好的体育、卫生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卫生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及班级学校环境卫生。形成一种人人积极争创校园洁、净、美的良好氛围。积极参加学校的体育活动、广播体操、眼保健操、运动会等活动。保持充分的活动,促使学生增强体质,强化体育意识,养成锻炼习惯,从而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7、高雅的审美情趣。 健康高雅班级文化是班风的外在表现。它具有导向、陶情、育美、健全人格等多方面。多层次的育人功能。营造一种“真正的美是心灵美、人格美、精神美”的审美观。学生高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和荣誉感。四、培养良好班风的方法1、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我是小学生,我该怎么做?”引导学生主动认知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名小学生,我该怎么去做。通过一些主题班会及活动,营造一种健康和睦积极向上的氛围。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级性,帮助孩子获得成功感,当孩子们在学习上不断获得成功的时候,他们就会感到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