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4808
如何培养优良班风 摘要:良好的班风是教育的力量,又是教育的途径。它对提高教学质量、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班风;班主任;学生;培养优良的班风 班风,即一个班级的风气,是由班级成员共同营造的一种集体氛围,反映了班级成员的整体精神风貌与个性特点,体现出班级的内在品格与外部形象,引领着班级未来发展的方向,对于班级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良好的班风是教育的力量,又是教育的途径。它对提高教学质量、陶冶学生的情操、推动个人品德素养的发展、形成巩固的班集体、培养开拓型和创造型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培养良好的班风呢? 一、选择班干部,组建优秀的班委会,树立他们的威信.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有一批热心为集体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积极分子,由他们组成的核心,才能带动全班各项工作的开展。 1、民主选拔班委会:班委干部是教师传递信息及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是执行教师意图的得力干将,是完成教师管理的忠实卫士。因而,认真选拔班委干部尤其重要。要通过民主的方式让学生选出信任的同学成为班干部;要让胆大心细、责任心强的同学成为班干部,这样才能有优秀班级的基础。 2、加强班委会的领导:班委干部毕竟是学生,并不成熟,因而教师的领导是必要的。教师要给他们讲解干部的工作方式、方法,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要让干部养成自觉反思自己工作的习惯,从中提炼工作成效,教师要加强对干部修养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 3、树立班委会威信:班级管理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委的工作效率,而工作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又有取决于班委的威信。那么如何树立他们的威信呢?在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他们也意识到自身首先要把学习搞好,这样在学习上才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平时我总是把一些后进生交给他们,他们也总是不厌其烦地教,直到他们学会为止,这不仅全班同学看在眼里,而且后进生们也很感激;广播操比赛上、校运会上、校园艺术节上他们努力拼搏,为班争光;同时我也教了他们几招,尽量避免和同学发生抵触现象。所有的点点滴滴,班里的学生都看在眼里,同学们佩服他们的成绩,佩服他们的人品。自然也就信服班干部的日常管理。 4、放手班委会的管理:在班委干部的管理中应该注意在领导的同时,放手让他们去管,给予他们管理、处理突发事件的权利,不要怕他们管理不好,要让他们在管理中去体会方法,教师要从他们的管理过失中指出他们的不足,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同时班干部的管理要让同学心服口服,要做到让事实说话,要求干部对每天的工作进行记载。对表现优劣的同学及事情进行记录,从而做到有据可查,形成班干部管理的制度化,也有利于干部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对不良行为及差生进行批评教育,指出并告诫其改正。 二、用心换心,一点一滴地感化学生. 首先,学生是管理、教育的对象。他是活生生的人,从而提高了教育管理的难度。对待学生,教师应做到友善,真诚相待,用心体会。作为老师,我们知道天赋、能力和技能不是平均分配的。即使目标是一致的,但一个人可以手到擒来的事,另一个人却困难重重。正如不同的课吸引着不同的学生,取决于他的环境、性情,甚至是他所教的老师。在第一次期中考试过后我叫他们写了一篇反思,题目为:“克服我的弱点”。很多学生写到数学是自己的薄弱科目,并且不喜欢;还有学生写到因为不喜欢哪位老师……然后我在做总评的时候说:“作为老师,如果大家喜欢我,我希望你们因为喜欢我而学好课;如果大家不喜欢我,我希望你们因为不喜欢我而学好课,证明给我看,不要指望自暴自弃就能惩罚一个你不喜欢的老师,要使你自己满意,而不是我。”很多学生都严肃地看着我,我又继续说“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那我告诉你一个方法,知识能改变命运。”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还把这种努力体现为如何在学习方法上探索;如何在学习效率上思考。反思之后,我叫他们制定下次的目标,附带上自己的座右铭,粘贴在最醒目的地方,时刻鞭策自己。 其次,同等对待学生,学生不论优劣,教师都应认真教育,同等对待。固然,优生是我们期待的,是我们乐意的;后进生是我们不希望的,常让我们面红耳赤,但作为教师,就应给予学生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特别是对待中等生、后进生的教育,教师更应耐心以对,给予他们学习、生活上的帮助和关爱,特别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鼓励,给予表扬,要让他们感到老师、父母的希望,成功的喜悦。使之顺利转化,早日向好的方向发展。 三、建立班规,因材施教. 班级是学校这一整体的一个细胞,应服从学校的统一管理,但它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运行轨迹,因此应有自己班规来引导、统领、和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使学生知道在班级中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每接手一个新班,我总是把制定和落实严格合理的班规作为班级管理的首要工作,结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学生行为规范,对学生的作业、上课、值日、生生交往、师生交往等提出更为具体明确的要求。班规的制定要遵循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原则,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立法者”、“执法者”、“护法者”,以增强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各项规定应要求明确、宽严适度、切实可行,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教育教学规律。比如:作业必须按时完成,书写不工整必须重做,但没必要罚写多少遍,罚做多少题。我的孩子读小学,开始时字写得不错,后来作业多了,为应付作业,字越写越潦草,可成绩却没提多少,这足以说明有些惩罚是弊多利少的;违犯课堂纪律严重、屡教不改者,可让其面壁思过,而不能当众羞侮,否则会伤其自尊,引起逆反心理;学习成绩下降者,可让其写分析报告,检找原因,制定改进措施。总之对违犯班规的学生,不能简单生硬的批评和惩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的帮助,使他们改正缺点和不足。比如:同是上课开小差,有的可能是因为基础差,听不懂,有的可能是行为习惯所致,对前者应帮助其补习和巩固基础知识,指导学习方法,树立学习信心;对后者则要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才能让每个同学在各方面都能不断进步,跟上班集体前进的步伐。 四、注重细节,持之以恒. “好学生和坏学生都是老师一手造就的”这句话虽有偏颇,但也有一定的道理,我始终坚持这样的观点:当我的一个学生第一次没完成作业时,我就没有放过他,那么他就不会成为一个经常不完成作业的学生。班风的好坏也是在老师手中一点一滴地积聚起来的。因此班主任要做有心人,随时注意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各项活动中的思想和行为表现,要善于发现各种好的或坏的苗头。对于好的表现即使再小也要及时鼓励表扬,力求让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对于不良的行为和思想,要未雨绸缪,将其消灭在萌芽之中。我班曾有几个学生计划在酒店摆酒为一名同学过生日,我发现后及时和他们进行了沟通和交流,并结合这件事在全班开展了一次“什么是真正的友谊”、“节俭光荣,浪费可耻”的讨论,从而制止了奢侈风气在班上的蔓延。这样既使学生学生少走弯路,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又避免了不良行为对班级的负面影响,减少了班级管理的难度,使班风建设少受挫折。良好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的过程是一个漫长曲折的,班风的建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要反复抓,抓反复,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使班级正气牢固稳定。因此班主任应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